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
2022年8月8日-9日,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同濟大學、清華大學🩱、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共同主辦的2022年全國有機固廢處理與資源化利用大會在沈陽成功召開,大會主題是:提高有機固廢資源效率、推動減汙降碳協同增效、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
大會圍繞雙碳背景下的有機固廢資源化技術發展與思考,固廢焚燒過程中二噁英生成與排放控製技術,我國生活垃圾分類成效、問題與提升方向,有機固廢資源化助力我國無廢城市建設的思考😄,通過循環經濟構建可持續社會—從全球治理的角度,秸稈厭氧消化技術研究最新進展👩🚒🔁,基於水熱技術的抗生素菌渣無害化解決方案,生物質廢物能源轉化技術及研究進展等領域分別作了特邀主旨報告。本屆大會還設立了垃圾分類與“無廢”城市建設🍫、垃圾處理處置與資源化利用等9個分會場,“固廢資源化”重點專項(有機固廢)項目成果交流會,有機固廢資源化利用產業論壇,研究生論壇,墻報交流和生態環境科技成果展等。來自全國各地企業代表🧚♂️、科研院所與高等院校的專家學者出席了本次大會。
最近,半導體所遊經碧研究員領導的團隊發現通過在鈣鈦礦材料中引入少量氯化銣(RbCl),可將常見的引起鈣鈦礦不穩定的二次相PbI2轉化成為全新的熱穩定性和化學穩定性好的(PbI2)2RbCl(簡稱PIRC),實現了85℃條件下鈣鈦礦材料熱穩定性大幅度提升𓀄,同時鈣鈦礦材料的離子遷移勢壘提高了3倍🏂🏻,離子遷移得到了有效抑製🧑🏻🎓。除此之外🧛🏻,他們還發現通過抑製PbI2消除了鈣鈦礦/PbI2界面的強限域導致的能帶變大問題,減小了鈣鈦礦材料的帶隙,擴展了對太陽光吸收範圍。基於獲得的高穩定性🧔、光吸收擴展的鈣鈦礦材料🚣🏻,半導體所團隊研製出認證效率為25.6%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為目前公開發表的單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世界最高效率,該工作同時實現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高光電轉換效率和高穩定性💂,為鈣鈦礦電池的進一步發展以及產業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https://www.keoaeic.org/environment/20059.html
由於具有較好的安全性和高理論容量🏌🏻♂️,以固態電解質來代替液態電解液的固態鋰金屬電池研發備受關註,因而固態電解質的開發也顯得尤為重要。雲南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郭洪教授團隊近期在新型固態鋰金屬有機電池研發上取得了最新進展🚒,國際期刊《碳能源》發表了相關研究成果。
https://www.keoaeic.org/environment/19781.html
數據顯示,我國工業固體廢物年增長率超過7,年產量超過30億噸。鋼鐵工業是工業固體廢物的主要生產國🤾♂️,每年產生約4個~5億噸工業固體廢物。如何實現無害化與資源化的有機結合,是當前產業變革的重要課題。只有大力推進鋼鐵工業固體廢物的回收利用🕧,才能更好地挖掘回收產品的附加值,重建鋼鐵工業環境,釋放新的工業動能🧙🏼♀️。塑料集中處理🍆、編織袋🫅、廢巖棉、鐵屑等一般工業固體廢物集中處理,有效實現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無害化處理🚵🏼♂️。鏈板輸送機、篩分機、磁選機等🛌。它以料鬥和篩板為主體,實現了料倉的完整性🐩、清潔💟、集約有效,實現工業垃圾分類回收、資源利用與廢物處理的無縫有效連接🧑🏫,減少了環境汙染,緩解了自然環境壓力🫄🏼。進料。預篩建築垃圾由叉車送至料鬥👫🏼,再由進料器均勻送至篩選機🚴🏽、分離。根據固體廢物的性質分離出金屬物品🛋,從而實現廢物的利用。
https://www.sohu.com/a/574666393_121353358
日前,中華環保聯合會發布2022年第6號(總第20號)公告,批準發布《工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末端治理效果綜合評價指南》(T/ACEF035—2022)(以下簡稱指南)、《揮發性有機物治理設施運行維護與安全管理技術規程》(T/ACEF036—2022)(以下簡稱指南)兩項全國團體標準⛹🏿♀️,標準為首次發布⛅️👮🏼♂️,自2022年8月5日起正式實施。
《指南》規定了工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末端治理效果評價的總則👵🏿、評價要求、評價方法、評價報告👩🦯➡️👨🏻🎤。適用於采用回收(吸附🔳、吸收、冷凝👋、膜分離等)、銷毀(催化燃燒、熱力燃燒、生物降解、等離子體破壞✬👃、光催化氧化等)及其組合技術處理含揮發性有機物廢氣的工業企業末端治理效果評價,其他類似技術可參照執行。同時適用於企業的自我評價🗡、也可用於第二方或第三方的評價🙅🏻,也適用於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的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效果評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