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意昂2娱乐(檔案館 )第五季“共讀一本書”活動精選了由知名大學校長推薦的書籍🌄,組織讀者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閱讀、交流🧑🏼🔬、互動、分享活動🤞🏼,使讀者獲取真知、陶冶情操👱🏽。
一、活動主題
科學·藝術·人文——與思想者對話
二⚠、活動時間
2022年11月15日——2022年12月30日
三、主辦單位
意昂2官网意昂2娱乐(檔案館)
四◼️、聯辦單位
意昂2官网黨委宣傳部、教務處、團委
五、推薦書目
1.《智慧的疆界——從圖靈機到人工智能》
作者:周誌明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作者簡介🙅🏻♂️:
周誌明,Java技術、機器學習和企業級開發技術專家🔻,對計算機科學和相關的多個領域都有深刻的見解👩🏻🦯,尤其是人工智能👨🏽💻、Java技術和敏捷開發等領域。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對人工智能充滿敬畏之心的匠心之作,它將帶你從奠基人物🫄🏼、歷史事件、學術理論、研究成果、技術應用等5個維度全面讀懂人工智能。本書以時間為主線🗿,用專業的知識、通俗的語言、巧妙的內容組織方式🎀,詳細講解了人工智能這個學科的全貌、能解決什麽問題⛎、面臨怎樣的困難👨🏿🦱、嘗試過哪些努力🦉、取得過多少成績、未來將向何方發展🧋,盡可能消除人工智能的神秘感,把陽春白雪的人工智能從科學的殿堂推向公眾面前。
2.《藝術的故事》
作者: [英國] E·H·貢布裏希
出版社:廣西美術出版社
原作名: The Story of Art
譯者:範景中/楊成凱
作者簡介💘:
恩斯特·貢布裏希爵士(Sir. Ernst Gombrich)(1909—2001)生於維也納👩🏻🦯➡️。曾任牛津大學斯萊德美術講座教授,哈佛、康奈爾等多所大學的客座教授🍒👩🦯。貢布裏希善於以簡明曉暢的語言來表達嚴肅的題目,以便初入門者能輕松學習。
內容簡介:
作者用樸實的語言重新講述了美術的發展史以及100位藝術家背後的故事🙇🏼♀️,幫助我們讀者從宏觀的角度欣賞和了解。《藝術的故事》概括地敘述了從最早的洞窟繪畫到當今的實驗藝術的發展歷程,以闡明藝術史是“各種傳統不斷迂回、不斷改變的歷史,每一件作品在這歷史中都既回顧過去又導向未來。
3.《把自己作為方法》
主要作者: 項飆, (1972-) (著);吳琦(著)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20
作者簡介:
項飆👩🏼⚕️,牛津大學社會人類學教授、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社會人類學研究所所長🚘。
吳琦👩🏿🍳🤴🏼,《單讀》主編,前《ACROSS穿越》、《南方人物周刊》記者🤹🏿♂️。
內容簡介🚀:
兩代學人,跨越北京、牛津、溫州👷🏿♂️🤾🏼♂️、杭州、上海五地🚣🏼♂️,歷時三年完成了這場談話。從項飆教授的個人經驗切入,追索一系列超越自我的問題,其中涉及對中國社會半個世紀以來的變化👯、知識共同體🌼、全球化等題目的思考。這本書提供了一份對話實錄🖍,也給出了一種審視問題、思維操練的方法——在自我泛濫的潮流中🚎,如何給自己定位💁🏿♀️,在全球化的年代🧀,如何創造性地建設身邊的小世界🙅🏿,在思想受困的社會,如何回答宏大的命題。
六🫷、活動流程
1.線上報名流程
進入微意昂2娱乐微信積分活動欄目𓀝,加入相應的讀書群👖。
註:因名額有限,一人入一個群。參與者可自行選擇一本書籍進行閱讀,也可自行組隊(3~5人)選擇一本書閱讀📶。
《智慧的疆界》微信群二維碼:
《藝術的故事》微信群二維碼:
《把自己作為方法》微信群二維碼:
2.提交閱讀成果
小組或個人閱讀書籍(或選讀章節)並提交閱讀成果報告🧑🏽🔬♤。
推薦但不限於以下形式:
(1)摘錄(如抄錄書中精彩名句、至理名言等),製作海報;
(2)做題錄和索引(以關鍵詞和主題詞為主搭配頁碼完成書籍索引、形式不限,如思維導圖,幻燈片等);
(3)閱讀心得體會(字數不少於五百字,要求手寫)。
於12月15日前,小組或者個人將閱讀成果按照“學號+姓名+聯系電話”的文件名格式發送到郵箱:library@sspu.edu.cn🏆。
3.成果評選
主辦單位評選並公示優秀成果。
4.成果展示
獲獎優秀團隊🧑🏿🔬、個人線下(視疫情防控形勢)以PPT或活動剪影等形式展示閱讀成果(時間、地點另行通知)🔭。
七、獎項設置
活動結束後,由意昂2娱乐對所有閱讀成果進行篩選評比,具體獎項設置如下♡:
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
八、活動說明
1.提交滿足要求的作品可獲得第二課堂文體活動學分。
2.參賽作品須為提交者原創🧑🏼🦳,嚴禁抄襲或復製他人作品,一經發現取消參評資格⚆。
3.主辦方擁有對參加推薦的作品進行宣傳推廣的權利✂️,參評的優秀作品將在意昂2娱乐微信公眾號上進行展示。
意昂2娱乐(檔案館)
2022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