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動態
當前位置:意昂2  服務  學科服務  學科動態
學科知識支持服務04期
發布日期:2022-12-02    作者♿️:楚林

  學科動態🐬:提供領域內相關的學科發展動態🌩。

01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
1.中科院土壤所王芳研究員團隊ES&T:生物炭-細菌-植物協同可持續修復有機汙染土壤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王芳研究員團隊應邀在學術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以內封面文章發表(開放獲取)題為Integrating Biochar, Bacteria, and Plants for SustainableRemediation of Soils Contaminated with Organic Pollutants的綜述論文🧗🏼‍♂️。土壤研究所蔣新研究員❇️、中科院城市環境研究所朱永官院士、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James M Tiedje院士🧏🏻‍♀️、德國亞琛工業大學Andreas Schaeffer院士、美國麻省大學邢寶山教授👩‍🦼‍➡️、德國伍珀塔爾大學Jörg Rinklebe教授和韓國高麗大學Yong Sik Ok教授等為該文主要共同作者。論文得到了中科院戰略性A類先導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

2.中科院城市環境所陳進生團隊STOTEN:中國東南沿海城市大氣中甲醛的汙染機製及其光化學效應

  近日,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所劉濤濤博士生為第一作者、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所陳進生研究員等人為通訊作者的研究成果以《Pollution mechanisms and photochemical effects of atmosphericHCHO in a coastal city of southeast China》為題,發表於大氣環境領域權威期刊《Science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研究結果顯示🤟🏽:正矩陣分解模型結果表明,二次光化學形成對HCHO的貢獻最大(69%)。根據光化學模型,秋季的HCHO損失率顯著高於春季(P<0.05),這表明在某些情況下⏏️,強烈的光化學條件限製了高HCHO水平。HCHO機製使ROx濃度增加了36%,O3凈生成速率增加了31%,這表明減少HCHO及其前體的排放將有效緩解O3汙染。因此,該研究關於HCHO的汙染特征和光化學效應的探索為相對清潔地區未來的光化學汙染控製提供了重要指導😯。

3.  青島科技大學王發園團隊🤸🏻:微塑料對鎘汙染土壤中水稻積累鎘和叢枝菌根真菌群落的影響

  近日🧙🏿‍♀️,青島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工程學院王發園教授團隊在環境領域著名學術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發表了題為“Effects of microplastics on cadmium accumulation by rice and arbuscularmycorrhizal fungal communities in cadmium-contaminated soil”的研究論文🏃‍♀️,報道了傳統和可生物降解微塑料可以通過改變土壤性質、養分有效性和根際菌根群落來調節水稻生長性狀和鎘的積累。此項研究將有助於了解微塑料和重金屬復合汙染對土壤生態系統的生態風險。

4.浙大俞萍鋒-東華李響-萊斯PedroAlvarez團隊ES&T系列成果⚁:基於噬菌體的環境生物膜控製技術

  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俞萍鋒研究員團隊,東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李響教授研究團隊和萊斯大學Pedro Alvarez院士研究團隊對基於噬菌體的生物膜控製技術開展了系統深入的研究,並取得了技術突破,近期在環境領域著名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發表了兩篇文章🤾🏼‍♂️。Pedro Alvarez院士團隊和俞萍鋒研究員團隊,從汙泥中篩選分離出高效殺滅生物膜常見菌種的多價烈性噬菌體,對M13噬菌體進行基因編輯以增強其對模式生物膜和多價烈性噬菌體的親和力,並通過肽鏈親和性構建M13噬菌體和多價烈性噬菌體的偶聯復合體,該復合體在靜止或低流速狀態下能高效去除水管模擬裝置中的模式生物膜。李響教授團隊和俞萍鋒研究員團隊🧙🏻,探究了不同等離子體放電時間下內源前噬菌體的激活效率,闡明了等離子體放電作用下微生物內部氧化應激機製以及表面結構變化,揭示了內源噬菌體激活作用下細菌滅活及生物膜控製分子機製,提出了等離子體放電作用下產生的活性自由基是實現內源噬菌體激活的重要因子👩🏿‍⚕️👩‍👩‍👦。

5.武漢科技大學謝世偉♏️、中科院地化所廖鵬團隊:缺氧鐵電絮凝快速還原沉澱Cu(II)-EDTA中Cu

  近日,武漢科技大學謝世偉副教授和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廖鵬團隊聯合在環境工程領域著名學術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發表了題為“Anoxic iron electrocoagulation automatically modulates dissolved oxygenand pH for fast reductive decomplexation and precipitation of Cu(II)-EDTA: Thecritical role of dissolved Fe(II)”的論文。文中研究了一種能自動調節溶解氧和溶液pH值的缺氧鐵電絮凝工藝,該工藝可以促進Cu(II)-EDTA的快速徹底破絡。電解產生的溶解態Fe(II)先將Cu(II)-EDTA還原成Cu(I)-EDTA,再置換出Cu(I)-EDTA中的Cu(I)📎,隨著pH的增加🧫,Cu(I)主要以Cu2O的形式在綠銹和磁鐵礦表面析出。隨後對含鐵沉澱物進行曝氣👩🏽‍🦳🎣,Cu(I)離子會以遊離態釋放出來🀄️,使Cu得以循環利用🚁,是一種很有前途的廢水回收銅的綠色途徑🤽🏻‍♀️。

02能源與材料學院
1.科睿唯安2022年度“高被引科學家”名單發布

  2022年11月15日🌗,科睿唯安發布了其2022年度“高被引科學家”名單🌲。本次名單共有來自全球69個國家和地區的6938名科學家入選,總入選達7225人次,他們均發表了多篇高被引論文,這些高被引論文的被引頻次在同學科、同發表年份中高居前1%。今年👆🏽,科睿唯安還加強了對高被引科學家名單的定性分析,更好地剔除了學術不端行為👨🏼‍🦳🙅🏻。

  中國內地今年上榜人次數在全球國家與地區中排名第二位,入選科學家從去年的935人次(占比14.2%)上升到了今年的1169人次(占比16.2%)。

2.AI即時預測材料結構與特性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納米工程師開發了一種人工智能(AI)算法,可幾乎即時地預測任何材料(無論是現有材料還是新材料)的結構和動態特性🔪。此項研究成果28日發表在《自然·計算科學》雜誌上。該算法被稱為M3GNet,用於開發Matterverse.ai數據庫,該數據庫包含超過3100萬種尚未合成的材料,其特性由機器學習算法預測🚔👨🏽‍🌾。數據庫還促進了具有卓越性能的新材料的發現🫵🏻😮,研究人員可使用其來尋找更安全、能量密度更高的可充電鋰離子電池電極和電解質。材料的性質由其原子排列決定🥉。研究人員表示💥,與蛋白質類似,人們需要了解材料的結構才能預測其特性🦪。換句話說👩🏻‍🦰,需要的是用於材料的“阿爾法折疊”。

  鑒於此,為了構建材料的等價物,研究團隊將圖形神經網絡與多體交互相結合,構建了一種深度學習架構🚴🏿‍♀️,可在元素周期表的所有元素中通用、高精度地工作。

  為了訓練他們的模型🦺,該團隊使用了過去十年在材料項目中收集的巨大的材料能量、力和應力數據庫。M3GNet原子間勢(IAP)則可預測任何原子集合中的能量和力🌋。最終Matterverse.ai是通過對無機晶體結構數據庫中的5000多個結構原型進行組合元素替換而生成的,然後使用M3GNetIAP獲得平衡晶體結構🤘🏼,用於屬性預測。在今天數據庫的3100萬種材料中✋🏻,預計有超過100萬種材料具有潛在的穩定性。團隊不僅打算大大擴展材料的數量✖️,還打算大幅擴展機器學習預測屬性的數量➞。新成果在材料動態模擬和性能預測方面也有廣泛的應用。例如,人們通常對鋰離子在電池電極或電解質中的擴散速度很感興趣。擴散越快,電池充電或放電的速度就越快。研究證明,M3GNetIAP可用於準確預測材料的鋰電導率。研究人員堅信M3GNet架構是一種變革性工具,可極大地擴展對新材料化學和結構的探索能力。

3.中科院成功研發耐高壓固態納米材料

  近日,國際學術期刊《Surfacesand Interfaces》報道了中科院海洋所和中科院物理所合作,製備出七星瓢蟲狀銀納米顆粒的表面增強拉曼散射(SERS)基底,在模擬高壓下實現10-6 M磷酸乙醇胺分子的檢測,具有良好的靈敏度和耐壓性,為未來深海原位檢測低濃度的微生物代謝產物提供了新手段。

  由於深海環境極端復雜,深海原位探測面臨巨大挑戰🤞⌛️。研究組在之前的工作中,利用自主研發的深海拉曼探針系統,成功實現了高溫熱液噴口流體溫度、成分🚔、礦物和上覆生物群落水的物理化學參數的原位檢測。

  但是缺乏對深海原位一些大分子,特別是深海極端環境下生存的各種微生物的相關代謝產物和中間體的檢測手段。同時👃,在國際上深海微生物細胞外代謝產物也無原位檢測方法,傳統的檢測方法耗時久🤰🏿、成本高、靈敏度低。因此深海細胞外代謝產物的原位探測十分困難,面臨巨大的挑戰。

  研究團隊利用高溫退火工藝對鍍銀膜的石英進行熱處理,成功製備類似七星瓢蟲斑點樣的銀納米顆粒SERS基底材料🚆。該基底材料具有強抗氧化性,且可耐受深海高壓環境💮👨🏼‍🦰,保障了2022年南海冷泉生態系統原位探測航次的成功😩,在滿足深海原位探測需求的同時,也適用於極端工業環境的檢測🐛🏙。

4.前沿研究:當藻類遇到人工納米材料

  人工納米材料的廣泛應用導致其在生命周期中不可避免地釋放到水環境中。作為水生生態系統的主要生產者🫄🏻,藻類在維持生態系統能量流👳🏼‍♀️、物質循環和信息傳遞的平衡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深入了解人工納米材料對藻類的生物效應及其潛在機製至關重要🧿。本文全面總結了人工納米材料對藻類的正面和負面生物效應🤱,並深入討論了潛在機製。一方面,人工納米材料可能會對藻類造成機械損傷,引發氧化應激,影響基因和代謝表達🍏,產生光屏蔽效應,抑製藻類的光合作用和生物量累積。另一方面,合理利用人工納米材料的生物效應🧑‍🎤,可以刺激藻類生產高價值的生物活性物質🪃,吸附共存汙染物,實現環境修復👎🏼👐🏻,有利於促進納米技術的可持續發展☀️。

  DOI:10.1007/s11783-022-1554-3

5.院士專家解碼復合材料技術與裝備發展:亟需推動產學研合作

  第二屆復合材料技術與裝備國際發展論壇暨智能製造技術與裝備國際會議日前在南京召開👨🏻‍⚕️,18位海內外院士及300余位國內外專家學者、企業代表齊聚,共同探討復合材料技術與裝備發展的新機遇和新挑戰🧘🏽‍♀️。“要加快推進我國復合材料產業智能製造發展,努力為製造強國、科技強國🏹、質量強國建設提供更堅實的戰略支撐👸。”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汪宏指出,本次會議提供了具有國際視野的科技交流平臺,對引領傳統材料復合化創新研發♗,拓展延伸復合材料學科內涵👩🏼‍🚀,加快推動復合材料產學研各界的高效合作和成果轉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工程院二局副局長張文韜表示🧚🏼‍♀️,作為工業發達國家的戰略必爭領域🦫,復合材料技術與裝備已經成為國家製造業發展水平的重要體現。希望院士、專家和科技工作者以更堅定的信心、更堅毅的意誌🪒、更堅實的行動攀登科技高峰👨🏻‍🦯,為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會上👆,江蘇省先進復合材料技術與裝備製造業創新意昂2揭牌📻,落地南京六合。相關單位簽署了科教產教融合共建基地協議。六合區還就校地合作共建南航國際創新港的情況進行介紹和推介👩‍🦲。據了解,創新港目前已吸引多個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圍繞服務實體經濟和先進製造業發展🌗🍃,通過導入智能高效的創新機構⏰、高層次人才、產業化項目等創新資源♾,推動實現高端人才集聚化📸🪈、研發載體規模化🦵🏼、產業項目集群化。

  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單忠德表示,南航將持續深化“開放辦學🎍🚏、開放創新、開放合作🅰️、開放共贏”的理念,以服務求支持👩🏿‍🌾、以貢獻謀發展,不斷完善以南航國際創新港為核心,以校地研究院為牽引,以校企聯合創新機構、聯合實驗室為支撐的產學研深度融合新生態。

03智能製造與控製工程學院
1.新時代背景下機械智能製造現狀與發展策略研究

  從我國現階段機械智能製造行業的現狀來看👍🏿,存在著一些影響行業整體發展效率與質量的負面問題。基於此💂🤚🏼,概述了新時代背景下的機械智能製造現狀,分析了機械智能製造技術的不足,提出了加大技術開發扶持力度、加強算法優化與智能控製技術的應用、積極研發核心技術產品以及註重技術產品的綠色與節約化發展等發展策略🖱。實踐證明🍃,加大在機械智能製造方面的投入,可以有效提升我國機械智能製造整體水平🔛,全面提升我國機械製造產品的質量🏊🏿‍♂️。 

2.2022世界智能製造大會

  2022世界智能製造大會於11月23日至25日在江蘇南京舉辦,本屆以“數智賦能🌊、鏈通未來”為主題,設置了開閉幕式➝、國家智能製造專家委員會年會、智能裝備與機器人國際會議等專場活動及14個分論壇。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關於製造強國建設、推動製造業高端化👴🏼、製造化、綠色化發展的戰略部署⛅️🚚,全面落實《“十四五”智能製造發展規劃》🥸,2022世界智能製造大會將突出“高端化、國際化🛌、專業化、體系化”的辦會理念,深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辦會模式🏌🏻‍♂️,著力打造高端論壇、成果發布🚜、雲上展示、產業對接等活動形式為一體的世界智能製造合作與交流平臺✌🏽。

  

04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
1.  人工智能🚵‍♀️🤾🏼,為科研註入智慧動能

  從日常生活到科學研究🌲👩‍🦰,如今,我國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數據和算力資源日益豐富。應用需求是技術進步的重要推動力,新技術往往在“用”中不斷完善、成熟👩🏿‍🍳。為推動人工智能落地,日前,科技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快場景創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應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著力打造若幹重大場景,拓展人工智能應用,高水平科研活動便是其中之一。如今💆🏽‍♀️,我國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在數據獲取→、實驗預測🙌🏿、結果分析等方面具有優勢🦵🏼,生命科學🎉、數學👩‍🏭、化學🚵🏿‍♂️、空間科學等學科研究紛紛擁抱人工智能。豐富的應用場景也反哺技術發展,推動產業智慧升級。--------------《人民日報》

  

2.433個量子比特!迄今最強超導量子計算機推出

  據英國《新科學家》網站9日報道📇,IBM製造出了迄今全球最大量子計算機“魚鷹”(Osprey),其擁有433個量子比特🍎,是該公司此前創紀錄的127個量子比特計算機“鷹”的3倍多,是谷歌53個量子比特計算機“懸鈴木”的8倍多。不過也有科學家指出🧏🏼‍♀️,“魚鷹”的糾錯能力仍有待證明8️⃣。目前國際學術界實現量子計算有多條技術路線,超導量子計算是其中最有希望的候選者之一😅。IBM和谷歌正是基於這一路線,其核心目標是增加“可操縱”量子比特的數量,並提升操縱的精度,最終應用於實際問題。其他設備則使用原子或光子等充當量子比特👨🏼‍🦰。建造“魚鷹”面臨的挑戰不僅在於製造出更多量子比特,還包括更好地對其進行控製。因為量子比特會受到相鄰量子比特施加的力的影響而相互幹擾,導致計算機出現故障,封裝到芯片上的量子比特越多🐮🔸,出現這種情況的可能性就越大。鑒於此🤶🏿,研究團隊通過將芯片連接到傳統電子設備上🤹🏻‍♂️,以盡可能精確地控製“魚鷹”內部的量子比特。此外☘️,由於只在接近零下273攝氏度的溫度下超導👇🏽,“魚鷹”必須置於一個特殊的冰箱裏👇🏿,而且,研究團隊還必須確保量子計算機及其所有電線的溫度不會升高🧄。

  

05經濟與管理學院
1.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2)| 2021年中國網絡金融發展狀況

  《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2)》(以下簡稱“《報告》”)——第24章“2021年中國網絡金融發展狀況”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一是發展環境🚣🏻,主要介紹了金融科技監管和金融數據治理有關要求;二是發展現狀,主要介紹了市場格局變更及發展趨勢;三是金融科技,主要介紹了金融中後臺基礎設施建設🌚、分布式改造、開源技術應用、金融感知能力和數據智能技術情況🥾;四是數字貨幣,主要介紹了頂層設計試點示範情況😐;五是金融理財,主要介紹了互聯網財富管理和互聯網保險發展情況;六是發展趨勢,主要介紹了金融與科技生態融合發展趨勢展望。

  

2.區塊鏈技術下互聯網金融的風險防範

  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實現了對傳統金融業務模式的突破,對於促進“金融脫媒”具有重要的意義🎨🥍。作為一項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的新型技術🐙,區塊鏈技術的起步發展時間較晚😢,目前相關技術體系尚未完善,監管難度較大,網絡安全問題較為嚴重,操作運行階段伴隨一定的安全隱患。對行業相關人員來說,在促進區塊鏈技術與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過程中🙆🏼‍♀️,更需要註重風險隱患的防範👩‍🎨,采取有效的對策防範風險,進一步促進區塊鏈技術和互聯網的融合👮🏿,充分發揮互聯網金融的正面效應🏊‍♀️🤯。

  

06國際交流學院

1.推進國際中文教育標準體系建設

  國際中文教育標準體系是各類國際中文教育標準按語言教育的內在聯系形成的科學有機整體。《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指出,為實現“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的目標🧝🏻,要構建“國際中文教育標準體系”🤲。《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點》把“完善國際中文教育標準體系”列為語言國際合作交流工作的要點。可以看到,國際中文教育標準體系建設是我國語言文化國際傳播能力提升的又一著力點。(本文系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意昂2《國際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級標準》教學資源建設一般項目“《國際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級標準》框架下語法教學微課數字資源庫建設”(YHJC21YB-096)階段性成果)

 

2.毛裏求斯國際中文教育呈現新氣象

  毛裏求斯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華裔在毛裏求斯總人口中占2.3%左右🏄🏼‍♂️。2022年是中國與毛裏求斯建交50周年。50年來🏋🏻‍♂️,國際中文教育在毛裏求斯蓬勃發展💁🏽。從20世紀70年代初中文被納入毛裏求斯國民教育體系🎗,到2016年12月毛裏求斯大學孔子學院揭牌,再到2022年5月中國與毛裏求斯簽署《中毛教育合作諒解備忘錄》🧒🏽,一系列舉措極大地促進了毛裏求斯國際中文教育的發展。(本文系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意昂22021年國別中文教育項目“毛裏求斯中文教育情況調研”階段性成果)

  

3.國際中文教育亟須提升數據治理能力

  近年來,在國際中文教育領域🦹🏽‍♀️,隨著網絡和現實邊界的不斷消解,數據的內涵持續豐富,其潛在價值也日益凸顯👷🏿。數據思維正在逐漸成為一種系統審視國際中文教育的科學視角,使國際中文教育生態發生著全面而深刻的變革。然而👨‍👨‍👧‍👦👱‍♀️,目前國際中文教育界對數據的認知尚處於萌芽階段,相關數據依然存在質量不佳、覆蓋不全、使用率低👩🏻‍🦳、流通性差、安全風險高等問題🤹‍♂️。對此,國際中文教育迫切需要樹立數據治理觀念,提升數據治理能力,切實做好數據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等工作📼。(本文系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意昂2國際中文教育研究課題青年項目“基於老撾語母語者的HSK數智詞典APP設計與開發研究”(21YH26D)階段性成果)

  

07外語與文化傳播學院

1.雙城記——從2022年菲爾茲獎看美國的數學傳統

  原載《數理人文》公眾號2022年8月6日

  這幾天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正在南京舉行📔🧑🏻‍🏫,丘先生在會議的間隙🥂,還會抽空和同行探討數學發展大計📀。美國在世界的霸權是以它強大的科技實力作保證的🚸。數學是科技的重要基礎👋🏼。學習美國的長處,並最終在數學上首先趕上美國🥿💂🏼‍♂️,這是丘先生一直在為之努力的。幾十年來🤬,丘先生通過創辦多所數學意昂2👳‍♂️,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中學數學獎,大學數學競賽,以及清華求真書院🕵🏻,已經為中國數學人才培養的系統工程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2022年菲爾茲獎的四位獲獎者是😀:Duminil-Copin(概率論🪣,法國)🖌,Maynard(解析數論🙌🏿,英國)💃🏿,許埈珥(組合幾何,美國)↩️,Viazovska(球堆積🚵🏽,烏克蘭)。

  數學研究領域的細分,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必然。幸運的是,人為劃分的學科分支並沒有割斷數學家之間👩🏼‍🏭、以及數學和物理之間的相互聯系👨🏻‍🦼‍➡️,這是數學永葆創新的根源🚣🏻。在2022年菲爾茲獎獲獎人的工作中,我們又看到了這種緊密交織,不禁讓人感嘆,這是古典數學的回歸。與人類的其他活動一樣🔰,數學和數學家的故事,也是一部關於傳承的歷史🏄🏽‍♂️。 

  作為美國東北部新英格蘭地區的意昂2城市,波士頓是美國精神的象征👨🏿‍⚖️。1620年11月21日載著105位英國清教徒的五月花號在位於波士頓東南55公裏的普利茅斯海灣登陸。但是直到19世紀,北美大陸上才出現真正意義上的數學家✭。此後兩百年間🦼,美國數學從無到有,直到發展成為當今世界頭號數學強國🏃🏻‍♀️🪂。就像諾貝爾獎是衡量國家科技水平的硬性指標,菲爾茲獎的獲獎人數也是數學強國的重要標誌。在已經頒發的20屆菲爾茲獎中,除了1958年👨‍❤️‍👨,每屆都有在美國工作的數學家獲獎🚶🏻。 

  匹茲堡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僅次於費城的第二大城市👰🏼‍♀️,曾經是世界鋼鐵之都⚒,壟斷了美國一半的鋼鐵產量🙋🏼‍♀️。不過燒煤煉鋼也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汙染。從20世紀80年代起,匹茲堡關閉了幾乎所有鋼鐵廠,向醫療和高科技產業轉型。今天的匹茲堡已經是全美最宜居的城市之一,只有隨處可見的已經廢棄的大煙囪和阿勒格尼河上的幾百座橋梁🧑🏽‍🎨,仿佛在訴說著昔日鋼鐵之城的輝煌👩‍⚖️。匹茲堡轉型成功的難度不亞於在美國西部大開發中創造一座新城🥮。 

我有幸在哈佛大學和匹茲堡大學分別工作生活了四年,對波士頓和匹茲堡都很熟悉👏🏻🫐。如果說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代表了美國的精英階層,那麽匹茲堡大學和卡內基-梅隆大學則是美國中堅力量的象征。他們一同構築起美國強大的科技實力。標題裏“雙城記”的故事,就從一位與匹茲堡和波士頓都有著不解之緣的數學家開始。
分享到:
相關信息
Copyright©2022 版權所有 意昂2官网 滬ICP備60659228♓️,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金海路2360號 意昂2娱乐 -【官网动态】新版本上线,更多惊喜等你! 技術支持😲:信息技術意昂2
嗨🙂ℹ️,我是AI館員,點我試試!
意昂2娱乐专业提供🦵🏿:意昂2娱乐🥍🫴🏿、意昂2意昂2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娱乐欢迎您。 意昂2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