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動態
當前位置👇🏿:意昂2  服務  學科服務  學科動態
學科知識支持服務07期
發布日期:2023-04-28    作者:楚林

  學科動態:提供領域內相關的學科發展動態。

01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

  1.JHM專欄|蘭州大學石遵計團隊:犬尿酸介導菌藻互作抵抗環境鎘毒性

  近日🐄💆🏽‍♂️,蘭州大學草地農業學院/草地微生物研究意昂2石遵計研究團隊聯合清華大學楊雲鋒教授在環境領域著名學術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Materials上發表了題為“Kynurenic acid mediatesbacteria-algae consortium in resisting environmental cadmium toxicity”的研究論文🎢。該工作是石遵計研究團隊關於菌藻互作抗鎘的實例成果🤹‍♂️。這項研究發現從被Cd2+汙染的湖泊中分離出來的Cellulosimicrobium sp. SH8和藍藻模式生物Synechocystis sp.PCC6803可以相互作用🧕🏻,PCC6803產生的葡萄糖等糖類供給SH8生長;細菌與藻類相互作用後,SH8中kynA🌒、kynB和kynT基因的表達水平顯著增加,從而促進了SH8中犬尿酸的合成🎸,進而與Cd2+反應消除Cd2+汙染。本項工作揭示了菌藻互作增強抗鎘能力的具體機製。

  2.CREST專欄|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Yen Le團隊:利用基於亞細胞分配的毒代動力學模型尋找更接近的生物有效劑量替代品

  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T. T. Yen Le團隊在Critical Reviews in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CREST,《環境科技評論》)期刊發表題為“利用基於亞細胞分配的毒代動力學模型尋找更接近的生物有效劑量替代品(Approaching a closersurrogate for the biologically effective dose with subcellularpartitioning-based toxicokinetic models; 2023, 53(10): 1103–1125)”的綜述🕶。化學品風險評估基於暴露閾值的概念🤽🏼,即可以用外部濃度、內部濃度或敏感部位濃度來表示暴露。然而,金屬風險評估目前是基於外部濃度或全身殘留物🥷🏼✡︎,因此在測量有毒作用部位的實際濃度方面存在挑戰。毒代動力學與毒效動力學整合模型(TK-TD模型)能夠模擬化學物質在生物體內的濃度變化以及隨時間變化的生物效應,為環境風險評估提供了一種有用的工具。本文回顧了這方面的進展。此外,還提出了一個模擬亞細胞金屬分配的通用框架,該框架可以描繪細胞內部金屬封存機製。由於這些機製特異性在不同金屬、物種和暴露條件之間變化,可用於解釋內部濃度與金屬毒性之間復雜的關系🥼。因此該模型能夠估計敏感部位金屬積累的時間過程,並可以集成到毒性動力學模型中。這為環境風險評估提供了一種有用的工具,未來的研究應集中在將敏感部位中金屬濃度與毒理學效應聯系起來。

  3.ET&I高被引:負載活性氧化鋅納米顆粒的活性炭去除水中的孔雀石綠

  孔雀石綠(MG)對環境有著嚴重的危害✊🏽,已被許多國家已經禁止使用,但由於其成本效益高且易於獲得扔用於一些工業活動中,如魚類養殖和紡織品染色。為了處理被MG汙染的廢水👩🏻‍🔬,研究通過ZnO或Zn(OH)2納米顆粒來修飾活性炭(AC)來吸附MG,這是因為這種方法可以增加含氧官能團的數量。與未修飾的AC相比👨‍👧‍👦,表面上的Zn元素可以提高AC對目標分子的吸附選擇性,並擴大AC層間距。據報道,負載了Zn(OH)2納米顆粒的AC、生物基磁性AC化學官能化的AC、負載ZnO的AC、椰子椰殼基AC都可以有效從水中去除MG🍻。盡管有文章報道了使用不同的方法負載Zn(OH)2在AC上的方法🉐,低成本、經濟且易於合成鋅負載活性炭用於有效去除水溶液中的MG汙染物的方法研仍需進一步研究。因此,本論文首次通過超聲空化法復合材料進行了綠色、簡便的合成了負載有Zn(OH)2的咖啡渣基活性炭符合材料🎈,並評估了其對水溶液中MG的去除效果。本文自2021年2月發表以來已被引用61次🚣🏻。

  4.SPT專欄|延安大學王拓團隊🚬:Mn-Cu共摻活性炭顆粒電極活化過硫酸鹽增強諾氟沙星降解

  延安大學王拓團隊近日於國際分離純化領域著名期刊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Technology(JCR 1區Top😊,中科院2021升級版分區⏭:工程技術1區Top期刊,IF=9.136)上發表了題為“Enhanced norfloxacindegradation by three-dimensional (3D) electrochemical activation ofperoxymonosulfate using Mn/Cu co-doped activated carbon particle electrode”的文章(310(2023),123067)。諾氟沙星(NOF)作為一種合成的氟喹諾酮類抗生素🦶🏻,已廣泛應用於治療各種細菌感染😲。在中國⚫️,每年都有相當數量的NOF排放到自然環境中🟢。由於其特殊的結構,與其他抗生素相比,NOF難以通過常規處理工藝去除,導致大量的NOF在自然界中富集🥽,對水生生物、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構成潛在威脅🐌。本研究以活性炭為原料,通過熱解法製備Mn-Cu共摻雜活性炭(MCAC),作為三維電極反應系統中的粒子電極,協同活化過硫酸鹽(PMS)📗,實現水體中多種有機物的高效降解🐪🚏。PMS分解和TOC去除實驗表明,電活化和MCAC催化具有顯著的協同效應,E-PMS-MCAC體系能夠大幅提升PMS分解效率和TOC去除率,同時降低水處理過程能耗🦐。

  5.Engineering專欄|清華大學劉竹研究團隊🐒:面向碳中和的近實時碳排放量化技術

  《Engineering》創刊於2015年,承載著中國工程院發揮最高學術機構學術引領作用的使命🎑,從創刊開始就定位為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綜合性工程類權威期刊。清華大學劉竹研究團隊在中國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2022年7期刊發表了題目為《面向碳中和的近實時碳排放量化技術》的研究性文章✋🏻,回顧了現有以年為基礎的碳核算方法,並重點介紹了最新開發的實時碳排放技術及其當前應用趨勢。文章提出了一個可廣泛使用的最新近實時碳排放核算技術框架,相關數據和方法的開發將為中國碳中和戰略的相關政策製定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持,最後文章對碳排放實時監測技術的未來發展進行了展望🛌🏿。

02能源與材料學院

  1.研究製備出超薄二維贗電容正極新材料

  近日👭🏼,中國科學院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吳忠帥團隊在構築高性能二維贗電容多電子反應儲鋰材料方面取得新進展🤞🏼。團隊設計並製備出一種超薄二維VOPO4贗電容正極新材料,顯著提升了多電子反應的動力學✍️,構築出了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固態鋰金屬電池👨🏿‍💻🔦。相關成果發表在《先進能源材料》上♈️。

  “多電子反應”通常被定義為每個活性材料分子轉移一個以上電子的反應。作為一類典型的具有多重氧化還原電對的多電子反應正極材料💆🏼,VOPO4由於其負電性(PO4)3-陰離子具有較高的電勢,可提供更高的能量密度。然而,VOPO4由於體積擴散過程和低本征電導率⏳,其反應動力學緩慢🙍。

  本工作中,團隊通過調控VOPO4中的V4+缺陷,實現了高倍率多電子反應化學贗電容正極。團隊製備的二維VOPO4/石墨烯納米片👨🏿‍🌾,不僅具有超薄納米片結構以提高電子和離子電導率👩🏽‍🎓,而且通過控製V4+缺陷的含量👨🏿‍🦰,有效調節了多電子反應均勻性和反應動力學,降低了電極極化。

  進一步地,團隊提出了一種新型紫外光固化固態電解質,室溫離子電導率可達0.99mS/cm👩‍🦯‍➡️🫀,明顯高於聚環氧乙烷固態電解質。團隊組裝的固態鋰金屬電池實現了85.4Wh/kg的高能量密度和2.3kW/kg的高功率密度,同時軟包電池顯示出出色的機械柔性和安全性。

  該工作為開發用於高比能高功率鋰金屬電池的多電子化學二維贗電容快充正極材料提供了一條新途徑。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2/aenm.202204015

  2.鈣鈦礦/矽疊層太陽能電池穩定性提升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團隊在前期晶體矽和鈣鈦礦太陽電池研究的基礎上🏸,在高效穩定鈣鈦礦/矽疊層電池領域取得了新進展。該團隊采用一種長碳鏈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添加劑🧑🏼‍🚒,發現該添加劑能通過表面自分離和膠束化以改善鈣鈦礦晶體生長動力學,並在鈣鈦礦晶界構建類膠狀的支架以消除殘余應力,使鈣鈦礦活性層中缺陷減少、離子遷移受抑製以及能級結構改善。研究最終令未封裝的鈣鈦礦單結和鈣鈦礦/矽疊層太陽電池在最大功率點跟蹤下連續光照3000小時和450小時的運行穩定性測試中,分別保持了85.7%和93.6%的初始性能。

  相關成果以Long-chain anionic surfactants enablingstable perovskite/silicon tandems with greatly suppressed stress corrosion為題發表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研究工作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澳門特別行政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和澳門大學研究基金等項目的支持。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37877-z

  3.全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研究員包西昌帶領的先進有機功能材料與器件研究組在該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研究通過降低給體材料主骨架之間的電荷轉移態和醌類共振效應,設計合成全新的超寬帶隙(Eopt = 2.24 eV)聚合物給體材料(圖1)。該材料具有較高消光系數且吸收光譜完美覆蓋最強太陽輻射範圍,並與受體材料具有良好的混溶性和較強的分子間相互作用⛹🏻。該工作獲得了效率為15.3%和17.1%的兩組分和三組分APSC(與當下經典給體材料相媲美)🧑🏽‍🦰。該研究為全聚有機太陽能電池給體材料的發展提供了新穎的設計理念和材料結構。相關成果發表在《先進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

圖1.新分子策略構築高效聚合物給體材料

  此外,共軛聚合物之間的強鏈間纏結易形成較差的相分離、低混合熵🤽🏽‍♂️,難以調控活性層的結晶和形貌,進而限製光伏性能的提升。對此,科研人員開發的具有良好混溶性的聚合物給體,可以有效滲透到給/受體(D/A)聚集域中,優化了全聚合物活性層內的分子堆積和相分離,實現了激子和載流子的高效利用(圖2)😻。具有體異質結(BHJ)結構的三元APSC實現了17.64%的效率和高的厚膜耐受性👱🏼‍♂️。第三組分滲透可有效地促進更多混合相的形成,並獨立地優化D/A有序堆積↘️🧑🏻‍🦽‍➡️,在構建理想偽平面異質結(PPHJ)活性層方面顯示出獨特的優勢👩‍🦳。具有PPHJ結構的三元APSC獲得了17.94%的效率並表現出優異的器件穩定性。利用良好混溶性第三組分獨立誘導D/A有序堆積📡,在構建高性能APSC方面頗具潛力。相關成果發表在《能源與環境科學》(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上。

  圖2.三元策略優化吸光層分子聚集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2/adfm.202301701

  https://doi.org/10.1039/D3EE00186E

  4.全鈣鈦礦疊層太陽電池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四川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趙德威教授團隊與廈門大學、南京理工大學🔦、瑞士聯邦材料科學與技術研究所(Empa)及德國波茨坦大學合作🛌🏼,取得了1平方厘米全鈣鈦礦疊層太陽電池的最新研究進展,相關成果發表於《自然》雜誌🕤。

  鈣鈦礦/鈣鈦礦(全鈣鈦礦)疊層太陽電池因製備成本低並有望突破單結太陽電池的肖克利-奎伊瑟理論效率極限而備受關註。作為重要組成部分的寬帶隙鈣鈦礦子電池仍然存在亟待解決的基礎科學與關鍵技術問題,如界面缺陷引起的開路電壓(VOC)和填充因子(FF)損失,特別是在較大面積的電池上,這些問題尤為顯著,嚴重製約大面積寬帶隙鈣鈦礦和疊層電池的發展。開發新型製備方法和電荷傳輸材料改善寬帶隙鈣鈦礦子電池的界面質量對提升疊層電池的效率及穩定性意義重大。 

  該研究基於共軛拓展及錨定策略開發了一種具有膦酸基的自組裝單分子層(SAM,即4PADCB)作為空穴傳輸材料,該材料由唐衛華教授課題組設計合成。獨特的空間扭曲結構賦予SAM分子良好的成膜性及表面浸潤性,有利於大面積高質量寬帶隙鈣鈦礦薄膜的生長。

  同時,拓展的共軛範圍及有序的分子排列增強了界面電荷抽取與輸運能力,大幅抑製了寬帶隙鈣鈦礦太陽電池中界面處載流子非輻射復合損失。這些優點大幅提高了寬帶隙電池的VOC和FF,並顯著改善了器件的工作穩定性。通過優化👱🏼,寬帶隙鈣鈦礦電池(孔徑面積1.044平方厘米)的最高效率達到18.46%。基於該寬帶隙子電池的全鈣鈦礦疊層電池獲得了經日本電氣安全環境研究所(JET)認證的世界紀錄效率——26.4%🪑。

  此外,該工作采用多種先進的表征手段🤵🏼‍♀️,深入地探究和分析了寬帶隙子電池及全鈣鈦礦疊層器件性能提升的物理機製,為大面積寬帶隙鈣鈦礦及全鈣鈦礦疊層太陽電池的效率和穩定性提升提供了深刻的見解,也為新型、高效空穴傳輸材料的設計提供了新思路☀️。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3-05992-y

03智能製造與控製工程學院

  1. 2023年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研究報告

  報告將立足於中國工業產業升級和智能製造的大背景,通過對供應端市場和產業鏈的剖析🧚🏻‍♂️,結合投資視角,探討工業機器人企業如何打造自身競爭力,賦能中國工業產業,給企業帶來新的增長與轉型機會,由此思考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的現狀與未來趨勢。報告還將展示行業市場規模及公司價值圖譜🤭,展現行業代表廠商的服務能力,共創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新篇章。

  報告分為五個部分🤛🏽。

  1)通過明晰工業機器人定義,梳理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的發展背景和發展歷程,以此闡述中國工業機器人發展的迫切性、必要性及價值所在;

  2)從市場宏觀的角度🙎🏼‍♀️,剖析中國工業機器人發展的驅動因素,並進行解讀;

  3)結合產業鏈視角,對中國工業機器人整體產業鏈情況🏍,包括上遊零部件🏟、中遊本體、下遊集成的相關企業的現狀、特征、技術、痛難點✡︎、優勢等方面進行研究分析,體現上遊重技術、中遊重產品🕙、下遊重行業和場景的特征,幫助供給側企業更好地把握市場新的動向👩🏽,做出更優的戰略調整;

  4)基於以上內容,展開對工業機器人未來發展趨勢的研判分析;

  5)通過對中國工業機器人資本市場的研究,以及公司價值矩陣的評選💯,體現本體和集成行業現有的優勢企業,為工業機器人賽道的投資者提供一定的專業視角和策略建議💆‍♀️。

  2.智能製造與智能裝備的關鍵技術與發展趨勢

  智能製造有三個核心問題:第一🚶🏻‍♂️,知識庫和知識工程。如何做智能製造?要把千百萬設計人員的設計知識,加工人員的寶貴加工知識,管理人員的寶貴管理知識和服務人員的服務知識做到知識庫裏🏌️‍♂️,用知識工程來引領我們的智能製造🚒。而且這個知識不是死的,是活的👨🏿‍🔬,這需要動態傳感、實時感知,最後能夠實現自主學習和自主決策👨🏼‍🔬🤛🏽。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製造知識是製造業中的靈魂。對企業來說,設備很寶貴,車間很寶貴,刀具很寶貴,但是最寶貴的是人才,或者說具有專門知識的人才,會設計🍀、加工🤹🏻‍♀️、管理、服務的人才。我們要把這些人才的知識做到知識庫裏🪁,用知識工程來引領智能製造💪🏿。

  第二,智能製造的三個層面↕️。一是製造對象的智能化,二是製造過程的智能化👵🏻,三是製造工具的智能化🪈。製造過程的智能化是智能製造的保證,如何生產調度➕、如何加工等等👳🏽‍♂️,需要實現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這時候智能製造就有了基本的保證。

  第三⤴️,智能製造的四個關鍵環節。智能製造從環節看,主要有智能設計🗜🙇🏻、智能加工🧗🏼‍♀️、智能裝備和智能服務四個環節。首先是智能設計🧑🏼‍🌾。前面列了很多項目,企業也搞了很多項目,加工方面、裝備方面、自動化生產方面的比較多👧🏼,智能設計的項目,列的非常少,可以說基本沒有。沒有智能設計,哪裏來的智能製造,智能設計是智能製造的引領。設計需要在智能化、數字化🐆、網絡化的基礎上實現智能化⛓️‍💥,才能創新設計出更多😈、更好、更新、受市場歡迎✣、受顧客歡迎的產品🧛🏽‍♂️,企業才能發展和壯大🫶🏽,才能做的專精尖特,所以說智能設計是引領🧟‍♀️。當前企業家最苦惱的是什麽產品是賣得掉的,什麽樣的產品顧客是受歡迎的。通過智能製造🤽‍♀️🌼,一定要用智能設計來引領企業的發展,引領製造業的發展🧏🏽‍♂️,引領智能製造本身的發展👘🙎🏻。

  https://mp.weixin.qq.com/s/o-mSi_PrDnqSxsy-Cd6S1Q

04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

  1.ChatGPT影響用戶道德判斷

  根據《科學報告》發表的一項研究🚶‍♀️‍➡️,人類對道德困境的反應可能會受到人工智能對話機器人ChatGPT所寫陳述的影響。這一研究表明,用戶可能低估了自己的道德判斷受ChatGPT影響的程度🂠。德國英戈爾施塔特應用科學大學科學家讓ChatGPT(由人工智能語言處理模型“生成性預訓練轉換器”-3驅動)多次回答犧牲1人生命換取其他5人生命是否正確的問題。他們發現,ChatGPT分別給出了贊成和反對的陳述🥌,顯示它並沒有偏向某種道德立場。團隊隨後給767名平均年齡39歲的美國受試者假設了一到兩種道德困境,要求他們選擇是否要犧牲1人生命來拯救另外5人生命✖️。這些受試者在回答前閱讀了一段ChatGPT給出的陳述,陳述擺出了贊成或反對的觀點,受試者答完問題後,被要求評價他們讀到的這份陳述是否影響了他們的作答。

  團隊發現🧑🏽‍🎓,受試者相應地是更接受或不接受這種犧牲🚚🤷‍♀️,取決於他們讀到的陳述是贊成還是反對。即使他們被告知陳述來自一個對話機器人時,這種情況也成立。而且,受試者可能低估了ChatGPT的陳述對他們自己道德判斷的影響🧑🏻‍🦼‍➡️。團隊認為,對話機器人影響人類道德判斷的可能性🤾🏿‍♂️,凸顯出有必要通過教育幫助人類更好地理解人工智能👩🏻‍✈️。他們建議未來的研究可以在設計上讓對話機器人拒絕回答需要給出道德立場的問題👨🏽‍🦲,或是在回答時提供多種觀點和警告🏂🏼。

  2.人工智能驅動的科學研究專項部署工作啟動

  當前🧑‍🦲,人工智能驅動的科學研究(AI for Science)成為全球人工智能新前沿,並已在多個學科領域取得實效,未來5年或是其突破性發展的關鍵窗口期🧬。記者27日從科技部獲悉🙅🏽‍♀️,為貫徹落實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結合人工智能前沿發展趨勢👳🏼🧏🏿‍♂️,近期🚶‍➡️,科技部、自然科學基金委聯合啟動了AI for Science專項部署工作😓。該工作將緊密結合數學🧑🏽‍✈️、物理、化學、天文等基礎學科關鍵問題☸️,圍繞藥物研發👩🏼‍🎓🚴🏻‍♂️、基因研究、生物育種研發、新材料研發等重點領域科研需求,推進面向重大科學問題的人工智能模型和算法創新,發展一批針對典型科研領域的AI for Science專用平臺,布局AI for Science前沿科技研發體系。

  我國在人工智能技術🧜🏿‍♂️、科研數據和算力資源等方面有良好基礎🧑🏻‍🎄,需要進一步加強系統布局和統籌指導𓀜,以促進人工智能與科學研究深度融合,推動資源開放匯聚,提升AI for Science創新能力💂🏻‍♂️。基於此,專項部署工作不僅布局AI for Science前沿科技研發體系,還特別指出要增強AI for Science計算基礎條件支撐🤕。據悉,科技部將加快推動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臺建設,支持高性能計算意昂2與智算意昂2異構融合發展📺,鼓勵綠色能源和低碳化❣️,推進軟硬件計算技術升級,鼓勵各類科研主體按照分類分級原則開放科學數據。

  圍繞匯聚人才與創新機製🛕,科技部將支持更多數學🔀、物理等科學領域科學家和研究人員投身AI for Science研究,培養與匯聚跨學科研發隊伍,並推動成立AI for Science創新聯合體,搭建國際學術交流平臺🧏🏻‍♀️✧,共同推動解決癌症診療、應對氣候危機等人類共同科學挑戰。同時,要重視AI for Science發展過程中的科研倫理規範,促進其健康可持續發展。

05經濟與管理學院

  1.白皮書🥦:數字經濟已成為推動中國經濟增長主引擎之一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1月7日發布的《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白皮書指出🪴,截至2021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45.5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39.8%,數字經濟已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之一。數字經濟規模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二🌺。

  白皮書介紹,截至2022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10.51億🕍,互聯網普及率提升到74.4%🎸。累計建成開通5G基站185.4萬個🟪,5G移動電話用戶數達4.55億👶🏽,建成全球規模最大5G網絡🧑‍🎨,成為5G標準和技術的全球引領者之一。

  白皮書指出🚶🏻‍♀️,2020年7月🏋🏿‍♂️,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向全球提供服務。2021年🦤,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總體產業規模達到4690億元👩🏼‍💻。北鬥產業體系基本形成🏊🏿,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

  白皮書說🚵,中國大力培育人工智能、物聯網、下一代通信網絡等新技術新應用🏄🏻,推動經濟社會各領域從數字化、網絡化向智能化加速躍升,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白皮書介紹,中國工業互聯網發展進入快車道,製造業數字化轉型持續深化。截至2022年2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55.3%🙇🏿,數字化研發工具的普及率達74.7%。

  白皮書說🛄🧑🏻‍🎓,中國農業數字化轉型穩步推進。5G🚢、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在農業生產經營中融合應用,智慧農業🏸📁、智慧農機關鍵技術攻關和創新應用研究不斷加強。

  白皮書指出👬,中國數字化水平和能力不斷提升,電子商務持續繁榮😿。2021年中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0.8萬億元,同比增長12%🏌🏻‍♀️,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達到1.92萬億元,同比增長18.6%👱🏽‍♂️。第三方支付交易規模持續擴大🥤,服務業商業模式不斷創新,互聯網醫療、在線教育、遠程辦公等為服務業數字化按下了快進鍵

  http://www.scio.gov.cn/ztk/dtzt/47678/49382/49388/Document/1732894/1732894.htm

  2.(中國這十年)中央網信辦: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二

  中新社北京8月19日電(劉文文)中央網信辦副主任👱🏽‍♀️、國家網信辦副主任、新聞發言人牛一兵19日在發布會上表示👩🏼‍🏫,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二🧑🏻‍🌾,從2012年的1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長到2021年的45.5萬億元💅🏼,占GDP比重由21.6%提升到39.8%。

  當天,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牛一兵從幾個方面介紹新時代網絡強國建設成就🕉🌂:

  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牛一兵說🧑🏽‍🎄,中國網民規模、國家頂級域名註冊量均為全球第一💱。互聯網發展水平居全球第二。2012至2021年,中國網民規模從5.64億增長到10.32億🉐,互聯網普及率從42.1%提升到73%💌。

  數字經濟發展勢頭強勁。他說,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二,從2012年的11萬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45.5萬億元,占GDP比重由21.6%提升到39.8%🌕,電商交易額🛏🅱️、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全球第一🤦🏿。

  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日益完善。牛一兵指出🍑🧑🏽‍🔬,“清朗”系列專項行動開展以來,針對飯圈亂象🍋‍🟩、互聯網賬戶亂象、網絡暴力等突出問題開展了30多項專項整治,清理違法和不良信息200多億條🧙🏿‍♂️,賬號近14億個。

  網絡空間法治化進程加快推進🛑。他透露,今年上半年🧡🫲🏽,累計依法約談網站平臺3491家,罰款處罰283家,暫停功能或更新419家🧑🏼‍🏭👨‍👨‍👧,下架移動應用程序177款🧹,會同電信主管部門取消違法網站許可或備案、關閉違法網站12292家。

  他還表示,進入“十四五”時期和今後更長一個時期,將把黨的十八大以來的經驗總結好🍊、發揚好🧑‍🏫,切實體現和貫穿到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在主要領域取得重要突破,推動實現網信發展水平大幅躍升🧗🏼‍♀️。(完)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1575177095158494&wfr=spider&for=pc

06體育部

  1.奮力譜寫體育強國建設新篇章

  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是一次高舉旗幟、凝聚力量🎞🎻、團結奮進的大會🧑🏻‍🔬😉。黨的二十大作出的各項決策部署、取得的各項成果,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對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北京體育大學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在黨的旗幟引領下奮力譜寫北體助力體育強國、教育強國、健康中國建設的嶄新篇章。

  一是深刻認識新時代的偉大變革和偉大成就,堅定不移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和捍衛“兩個確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北京體育大學將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黨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標任務上來📬,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學校高質量發展🤸🏿、融入“雙一流”建設的全過程✷。

  二是深刻把握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使命任務和強國方略🦑。深刻理解“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的重要論述📱,自覺增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政治擔當。立足黨的事業後繼有人這一根本大計,牢牢把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辦學之路。

  三是深刻認識體育強國建設的重點任務和方法路徑🙂‍↔️。深刻領會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賦予教育的新使命新任務,按照“五年打基礎🦾🤥、十年謀飛躍”構想,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體育大學和國家高水平競技體育人才培養基地🌡▪️,大力培養體育人才🅰️、服務群眾體育發展🦻🏼、促進體教融合、引領體育科技自立自強,切實為建設體育強國多作貢獻。(轉自3月16日《中國體育報》02版)

分享到🛍️:
相關信息
Copyright©2022 版權所有 意昂2官网 滬ICP備60659228🟫,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金海路2360號 意昂2娱乐 -【官网动态】新版本上线,更多惊喜等你! 技術支持:信息技術意昂2
嗨,我是AI館員,點我試試⏮!
意昂2娱乐专业提供🤳:意昂2娱乐意昂2意昂2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娱乐欢迎您。 意昂2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