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動態:提供領域內相關的學科發展動態。
1.賀克斌👍🏽🧙、王金南👟、朱彤院士領銜28家機構聯合提出中國碳中和與清潔空氣協同路徑
由賀克斌👰🏻♀️、王金南◽️、朱彤三位院士牽頭🧗🏻,來自清華大學、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北京大學等28個研究機構的40余位學者構建了中國大氣汙染與氣候變化協同治理監測指標體系🧔🏼♂️,通過跟蹤、梳理、總結與分析我國大氣汙染與氣候變化協同治理進程,識別協同治理的關鍵問題和挑戰,提出碳中和與清潔空氣協同路徑及相關政策建議📓,以期形成政策製定、評價與優化的閉環,推動協同治理政策的落地實施。文章已於近日在Environmental Scienceand Ecotechnology官方網站正式發表近期,這項工作以Perspective(展望)形式發表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cotechnology上。論文上線後得到包括AAAS旗下EurekAlert在內的多家國際知名科技新聞平臺的關註👨🏿🦰。二氧化碳和空氣汙染物主要來自相同的來源,即化石燃料的燃燒和利用🧫。因此,旨在緩解氣候變化和控製大氣汙染的政策可以產生相當大的協同作用。特別是在我國已經承諾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並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背景下,研究認為這些目標可以作為未來空氣質量改善的強大動力。
https://mp.weixin.qq.com/s/2KbonPEXO8db-yV00dpdqg
2.Engineering專欄|北京師範大學夏星輝團隊:近二十年能源結構調整使我國土壤多環芳烴濃度下降
北京師範大學夏星輝研究團隊在中國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2023年2月刊發表《近二十年能源結構調整使我國土壤多環芳烴濃度下降》一文,指出近幾十年來,我國在快速發展和工業化的同時,在環境汙染防治方面也做出了巨大努力。然而🩹🧾,這些全國性措施(如能源結構調整)對土壤中汙染物濃度的影響尚未得到很好的量化📝。多環芳烴(PAHs)汙染在全球範圍內引發重要關註,且PAHs排放與能源結構有關🪚。文章的相關研究人員推測我國能源結構的調整可能會降低土壤中PAHs的含量👃🏻。為了驗證這一假設🧑🏿🎄,於2008年和2019年在北京54個點位重復采集了土壤樣品✊🏽👰🏿,分析了美國環境保護署(US EPA)提出的16種優控PAHs化合物(Σ16PAHs)的濃度🪨,並收集了過去20年全國1704個土壤采樣點的數據。文章研究結果表明,我國Σ16PAHs濃度沿城市-郊區-農村-背景點梯度下降,且Σ16PAHs濃度與區域總產值(GRP)有關🧑🏼🦲,在GRP較低時Σ16PAHs濃度隨GRP的增加而增加✝️,隨後在GRP達到一定水平時趨於平穩。過去20年,我國土壤Σ16PAH的平均濃度呈下降趨勢,其中北京土壤Σ16PAHs的平均濃度從2008年的22.7 μg·g-1總有機碳(TOC)顯著下降到2019年的10.0 μg·g-1 TOC。文章指出👨🦳😫,源識別分析推斷,土壤PAHs濃度的下降趨勢是由於我國煤炭👭🏼📧、焦炭🔜、部分油類消費量下降以及電力、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消費量上升所致。此外文章例證了調整能源結構在降低土壤多環芳烴濃度和改善土壤環境質量中的重要作用。
https://mp.weixin.qq.com/s/GEJNR-VZGYRHJSCP_NlgWQ
3.ET&I:鉛汙染靶場土壤的修復——可生物降解螯合劑輔助清洗結合FeCl3和CaO後處理
世界各地都有靶場用於娛樂活動或彈藥使用的軍事訓練。然而,每年有多達72600噸的彈藥鉛(Pb)散落在不同國家的這些射擊場的土壤上❌。因此,靶場是鉛汙染的重要匯點,被認為是僅次於電池行業的第二大人為鉛貢獻者。螯合劑輔助土壤洗滌可以有效去除金屬汙染物,降低土壤中目標金屬的總含量。然而,它也幹擾了殘留金屬與土壤成分的附著,從而促進了殘留金屬的遷移和浸出的可能性。化學固定是一種有效的技術,可以減少有毒金屬離子在土壤中的流動性,因為它可以防止金屬汙染物進入地下水或在植物中積累。然而,由於Pb含量高,可能需要大量的固定劑來固定射擊場土壤中的Pb,這可能會導致新的修復問題,如骨料膠結或地表水富營養化。結合螯合劑輔助洗滌和化學固定的組合方法是一種可行的選擇💨,可以從受汙染的土壤中顯著提取不穩定和弱結合的Pb,並隨後降低殘留Pb在洗滌過的土壤殘留物中的溶解度。因此☔️🚴🏼,本研究使用FeCl3溶液和CaO懸浮液對螯合劑洗滌的土壤殘留物進行兩步後處理。當前研究的創新點在於🧟:(i)評估可生物降解的螯合劑EDDS、GLDA和HIDS作為EDTA的高效環保替代品,用於修復鉛汙染的靶場土壤;(ii)使用FeCl3溶液和CaO懸浮液對螯合劑洗滌的土壤殘渣的的兩步洗滌處理;以及(iii)提出一種化學清洗和固定化的聯合修復策略修復高度汙染的射擊場土壤🤹🏻♂️。
https://mp.weixin.qq.com/s/rFGBWrbhSxj1-zdQpRhoHQ
4. RCR專欄|清華大學胡洪營、巫寅虎等:芯片製造廢水特征汙染物TMAH的去除機理與處理技術
近日👨🏻🦳,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在環境領域著名期刊Resources, Conservationand Recycling上發表了題為“Treatment technologiesand mechanisms for tetramethylammonium hydroxide (TMAH) wastewater from micro-electronicindustry: A review”的綜述論文,對芯片製造行業典型廢水TMAH處理技術的研究和應用進行了全面的綜述,剖析了各項技術去除TMAH的作用機理。文章總結了2010~2022年芯片製造行業TMAH廢水處理領域的主要發展趨勢,分析了TMAH分離回收技術(吸附🤽🏿、離子交換、電滲析𓀁、膜技術🧑🏻🏭、組合法)和降解技術(厭氧生物法、好氧生物法、高級氧化法、組合法)的應用效果、技術特征和關鍵影響因素,討論了各項技術的主要作用機理👩🏼🚒,並提出了芯片製造TMAH廢水綠色、高效、經濟處理的技術方案及關鍵途徑,指明了該領域目前的研究不足和未來的研究方向。
5.ET&I高被引|海南大學賈愛群教授等🗄:水生環境中三氯生的來源、生物累積🛀🏻、降解和毒性
三氯生[5-氯-2-(2,4-二氯苯氧基)苯酚)🍸,TCS]是一種可離子化的氯化聯苯醚,被廣泛用作各種家用產品的抗菌劑。生態毒理學研究表明,三氯生對多種水生生物,如植物、魚類、藻類♐️、節肢動物、軟體動物和線蟲等具有毒性🕘。本綜述調研了近些年三氯生的生態毒性、對水生環境的影響、起源、生物體積累以及與水生系統中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本文自2022年2月發表以來已被引用29次。作為日化產品的重要抗菌劑🙋🏿♂️,三氯生極易被排入下水道,隨著在自然界的沉積,對水生和陸地生物致毒。三氯生會降解為毒性更強和持久性更強的副產品,因此需要嚴格的監管立法和適當的處理方法。除了在分子水平上的影響外,本綜述已充分闡明了其在生物組織中的積累和毒性🏋🏿。顯然,三氯生可引起水生動物的致畸和細胞遺傳毒性、解毒和代謝酶的改變、以及細菌的耐藥性,從而加大生態系統中致病菌的生存壓力。未來研究應集中在快速🤼♂️、靈敏生物標記物的研發上🗽🌈,從而從分子水平高效評估這種新興汙染物對水生生物的致毒機製。此外,應鼓勵低廉🚴🏻♂️、特定生物體的物種研發,從而極大程度地降低三氯生對水生生物群的環境影響。從環境保護的角度來看,應加強有關三氯生處理方法的標準化研究,以最大程度限製其對自然環境的汙染。綜上,這種新興汙染物在水環境中的沉積應引起高度重視😢,同時建議規範三氯生在水環境中的使用和處置。
1.2D納米薄片可在一分鐘內製成
日本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技術,可以在大約一分鐘內製造出僅幾納米厚的二維薄膜材料。借助這一最新技術,非專業人士也能快速製造出高質量的大塊納米薄膜,有望催生製造出各種類型納米設備的工藝🏇。相關研究刊發於最新一期美國化學學會《應用材料與界面》雜誌。
纖薄的納米片具有不同於傳統大塊材料的電學、透明度和耐熱功能📍,可廣泛應用於電子、催化、儲能和生物醫學等領域☎,科學家們也正在測試使用由石墨烯和無機納米片製成的材料,製造從太陽能電池到傳感器等一系列設備👨🏼💻。
但最新研究負責人、名古屋大學未來材料與系統研究所教授長田明納(音譯)指出,目前用於製造納米薄膜的技術👩🏽🦰,需要復雜的製造條件以及專業人士進行操作。而且♻,使用現有方法🧑🦰,製作出單層納米薄片大約需要一小時,這成為製造出納米薄片的主要“攔路虎”。
在最新研究中,長田明納及其同事開發出一種自動成膜工藝,用自動移液管將一滴膠體水溶液滴到加熱板上👯♂️,在大約一分鐘內生產出納米片,然後,他們抽吸並去除液體🚢,結果得到了整齊平鋪的單層膜🧡,且納米片之間沒有間隙📱。
長田明納解釋稱😔,膠體水溶液表面張力的降低抑製了納米片之間的重疊和間隙,並使他們能夠控製其排列🕎💁🏻,通過重復整齊平鋪的單層膜製造操作🏊🙍🏼♂️,可以逐層構建出由單層納米片組成的多層薄膜🧙🏿♀️。新開發的方法簡單、快速🥞,只需要少量溶液就可以製造出高質量🥻、大面積、排列整齊的薄膜,有望製造出各種成分和結構的納米片,如氧化物🏅、石墨烯和氮化硼等🍅🖍。
2.鈣鈦礦:從烏拉爾山脈裏走出的一種新型光伏電池
2013年,一種新型太陽能電池材料——鈣鈦礦突然成為人們關註的焦點。它具備高效率、低成本、製造工藝簡單👮🏽♂️、光譜吸收範圍廣等優勢,即使在弱光條件下也能保持光電轉換率🤶🏿。用這種材料製成的電池被《科學》雜誌評為2013年十大突破之一😻。
所有光伏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都依賴於半導體將光能轉換為電能👷🏿♀️。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矽一直是太陽能電池的主要半導體材料。但傳統太陽能電池板製造過程中使用的大型矽晶體價格昂貴🫡、製備步驟多,需消耗大量能源。在尋找矽的替代品過程中,科學家利用鈣鈦礦的可調性製造出了與矽性質類似的半導體👱🏻。鈣鈦礦晶體可以分散到液體中,使用低成本的成熟技術旋塗,製得的薄膜光吸收層僅百納米,比矽電池厚度小逾百倍📨👱🏼。通過改變鈣鈦礦材料的化學組分😄,可以調節其吸收光的波長👩🏻🎤。調到不同波長的鈣鈦礦層甚至可以堆疊在彼此之上🫴🏻➔,也可以堆疊在傳統的晶矽太陽能電池之上🧑🏿🍼,形成了能夠吸收更多太陽光譜的“串聯”電池。
如今,這種電池的轉換效率從2009年的3.8%提高到25%以上,這種新興的光伏技術引得資本爭相入局,但大面積應用的效率♻️🧙、穩定性等難題仍有待解決🛌🏻。
鈣鈦礦(Perovskite)已有180多年歷史👨🏿💼,最初它是指一種由無機物鈦酸鈣(CaTiO?)組成的礦物🐅。1839年,在歐亞兩洲的分界線烏拉爾山脈,柏林大學礦物學家古斯塔夫斯·羅斯(Gustavus Rose)發現了這種天然礦物,他以俄羅斯貴族、礦物學家列夫·佩洛夫斯基(Lev Perovski)的名字為這種物質命名。
但在光伏領域,“鈣鈦礦”並非指一種特定材料,而是指具有ABX?結構的化合物家族,A位通常代表有機陽離子🧘🏼♂️,B位為金屬鉛離子Pb2+,而X位為鹵素陰離子✔️。由這些化合物組成的材料家族被通稱為“鈣鈦礦”材料。這是一種人工設計的材料,材料配方選擇靈活,帶隙可調。
由於鈣鈦礦結構可以由大量不同的元素組合而成,利用這種靈活性🧏🏻♀️,科學家可以設計鈣鈦礦晶體🧜🏻🫲🏿,使其具有各種各樣光學和電學特性🧚🏿♀️。時至今日,鈣鈦礦晶體已廣泛用於超聲波機🧝🏿♀️、存儲芯片以及太陽能電池中👶。最近10多年來,研究人員關註的焦點主要集中在鹵化鉛鈣鈦礦,世界各地的實驗室都試圖尋找在電池效率🤷🏿、成本和耐用性方面表現最佳的鈣鈦礦材料。
2009年🚵🏼♀️🕖,日本科學家宮阪力(Tsutomu Miyasaka)及其同事首次選用有機-無機雜化的鈣鈦礦材料碘化鉛甲胺(CH3NH3PbI3)和溴化鉛甲胺(CH3NH3PbBr3)作為新型光敏化劑,取代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中的染料😬,製備出全球第一個具有光電轉換效率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器件。雖然其轉換效率僅有3.8%♥️,有效面積0.24平方厘米🧟♂️,並只穩定了幾分鐘,但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後續發展奠基了不可磨滅的研發基礎。2011年,韓國成均館大學樸南圭(Nam-Gyu Park)課題組通過技術改進將轉化效率提高到6.5%,但仍采用液態電解質,導致材料不穩定🌟,幾分鐘後效率便削減了80%🧎🏻♀️。
鈣鈦礦真正引起學界廣泛關註是2012年💴。當時🐬,樸南圭團隊首次報告了效率接近10%的全固態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這被認為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發展歷程中裏程碑式的工作🧙🏿🏑。也是這一年🐏,英國的亨利·斯奈斯(Henry Snaith)團隊首次將氯元素引入鈣鈦礦中,並使用無機化合物氧化鋁(Al?O?)替代無機化合物二氧化鈦(TiO?),證明鈣鈦礦不僅可作為光吸收層,還可作為電子傳輸層,得到電池效率10.9%👩👧👧。2013年,斯奈斯等人采用共蒸發方法製備鈣鈦礦薄膜,形成了一種全新的平面異質結電池,效率達到15.4%,引起世界矚目🤵🏿♂️。
有機-無機鹵化鉛鈣鈦礦也因此成為新興的光伏材料。“2014年以前,大家研究的是有機-無機雜化的鈣鈦礦,裏面既有機小分子🥭,也有無機重金屬,還有鹵素🥈。研究人員測試後發現這種材料在製備工藝上與有機光電半導體相似👨✈️,但它的光電特性又像無機材料⛩💆🏼。”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下稱上海光機所)薄膜光學實驗室主任、研究員邵宇川向澎湃科技(www.thepaper.cn)介紹道,“當時,新一代光伏太陽能電池課題組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量子點太陽能電池𓀊、有機太陽能電池。這三種電池結構各不相同🍌,神奇的是🌌,把鈣鈦礦‘塞到’這三種電池中🛼,不需要改變器件結構,電池都可以高效工作🤴🏽,鈣鈦礦研究領域一下子就火了🧑🏭。”
鈣鈦礦的火熱也讓研究人員開始關註其本身的機理和光電特性,邵宇川介紹🏊🏿,到2016年,通過生長世界上第一個大尺寸鈣鈦礦單晶⏯,科學家已能清楚表征鈣鈦礦材料本征的光電特性,人們可以根據不同的應用需求改變鈣鈦礦器件結構🕤,提升效率和穩定性。
如果說,第一代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材料主要是矽這種間接帶隙半導體🧑🦯➡️,第二代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材料升級成砷化镓、碲化鎘🧑🎄、銅銦镓硒等直接帶隙半導體🛅🙋🏿,那麽第三代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材料就包括兼具高效率和低成本製備優勢的鈣鈦礦。這種新型光伏電池與傳統晶矽電池相比😫,不但具有弱光性能好、質量輕等特性,還可拓展應用於柔性光伏和半透明光伏領域💃🏿。鈣鈦礦對光的吸收能力強,光譜吸收範圍廣👩🏻🚀,即使在室內等弱光條件下,鈣鈦礦仍能保持較高的光電轉換效率✦🤽♂️,而傳統晶矽電池由於其帶隙較窄,弱光下的發電效率較低。鈣鈦礦電池能夠承受宇宙射線輻射🪩🫴🏽,因此臨近空間(距地面20公裏-100公裏的空域)的平流層飛艇也可以使用這種電池🙅🏿♀️。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結構就像三明治,一般由透明導電電極、電子傳輸層、鈣鈦礦吸光層🌒🏊🏽♂️、空穴傳輸層、金屬電極5部分組成。其中🧑🏿🚀,位於中間的電子傳輸層、鈣鈦礦吸光層📇、空穴傳輸層是鈣鈦礦電池最基本的三個功能層🧑🏼🍳。當太陽光照在鈣鈦礦電池上,太陽光光子能量大於帶隙時,鈣鈦礦層吸收光子產生“電子—空穴對”🧝🚽。電子傳輸層將分離出來的電子傳輸到負極上;空穴傳輸層將與電子分離的空穴傳輸到正極上,進一步在外電路形成電荷定向移動🏄,從而產生電流,光能轉換為電能。
按照電子傳輸層和空穴傳輸層的位置分布🙅🏿♀️☑️,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器件結構可以分為正置結構(n-i-p,電子傳輸層-鈣鈦礦層-空穴傳輸層)和倒置結構(p-i-n⚜️,空穴傳輸層-鈣鈦礦層-電子傳輸層)🤚🏿。
從研發和產業化的主流技術路線來看,目前鈣鈦礦電池主要有單結鈣鈦礦電池和疊層鈣鈦礦電池。其中,單結鈣鈦礦電池只有鈣鈦礦本身的“三明治”結構,而疊層鈣鈦礦電池又包括晶矽/鈣鈦礦疊層電池👲🏽📰、全鈣鈦礦疊層電池、薄膜電池(如銅銦镓硒)/鈣鈦礦疊層電池等。
鈣鈦礦電池上遊核心設備供應商上海德滬塗膜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錦山告訴澎湃科技(www.thepaper.cn),單結鈣鈦礦電池是所有鈣鈦礦電池產品形態的基礎🩷,理論轉換效率可達33%,實驗室最高認證效率目前為25.8%🚛,“也有團隊在研究晶矽和鈣鈦礦的疊層🕵️♂️,理論上轉換效率在40%左右,目前實驗室最高已達33.2%。鈣鈦礦和鈣鈦礦的疊層研究也有人在做🌖,理論轉換效率可以做到50%以上。”
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教授譚海仁及其創辦的仁爍光能(蘇州)有限公司正在從事鈣鈦礦和鈣鈦礦的疊層研究和產業化👨🏽💻🫲🏻。根據公開資料,仁爍光能全鈣鈦礦疊層電池穩態光電轉換效率達29.0%。今年2月💣,仁爍光能建設的全鈣鈦礦疊層光伏組件研發線投產👩🏻⚕️,組件尺寸30*40c㎡🏕,目前10MW(兆瓦)研發中試線已全線跑通,其投建的150MW量產線計劃2023年底完成600mm*1200mm組件出片。
“底下是矽電池,上面是鈣鈦礦電池👨⚕️,光打下去以後,短波長的光被鈣鈦礦吸收了,長波長的光被矽吸收了🧼,所以晶矽鈣鈦礦疊層電池的轉換效率非常高。”邵宇川表示🤷🏼,同樣的,全鈣鈦礦疊層電池效率高,相比於晶矽電池更具有柔性特征👺,但工藝難度也更大💓。
近年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發和產業化取得了顯著進展🤽🏻♀️,光電轉換效率從2009年的3.8%提高到今天的25%以上,壽命也從2012年的5分鐘延長到如今1000小時以上𓀓🍖,這種新興的光伏技術引得資本爭相入局🥩。但在成為具有競爭力的商業技術之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仍然存在諸多挑戰,距離矽電池超過20年的使用壽命仍有差距。中國科學院院士白春禮去年12月則表示🤽🏿♀️,鈣鈦礦電池是電化學儲能的新方向🦻,但存在穩定性較差和大面積應用時的效率損失兩個短板🧑🏻🦼➡️,成為當前研究熱點之一。
從事鈣鈦礦電池技術研發和商業化應用的深圳無限光能技術有限公司(下稱“無限光能”)創始人兼CEO梁作對澎湃科技(www.thepaper.cn)表示🌥,穩定性、效率衰減👋、壽命其實是一個概念,穩定性好意味著壽命長🕦。
在鈣鈦礦電池的生產中🗒,鍍膜、激光刻蝕、封裝是三大核心工藝環節。鍍膜階段要製備均勻、無孔洞的鈣鈦礦層薄膜。在激光幹刻階段🐢,通過多道激光刻蝕構建鈣鈦礦電池中的電路結構,把多個鈣鈦礦電池單元串聯成組件🐎。鈣鈦礦光伏材料怕水怕空氣🎀,而封裝技術和鈣鈦礦電池壽命、穩定性緊密相關。王錦山介紹,鍍膜階段🦨,鈣鈦礦層製備必須精確控製厚度和平整度,其中厚度為400納米-800納米,平整度偏差小於等於±5%🌎,製備方法之一是使用真空蒸鍍形成薄膜,其二也可以使用低成本的溶液法👫🏻,通過狹縫塗布技術成膜🧛🏽♀️、結晶,成膜和結晶的物理和化學一致性好壞決定了面板的發電效能。“變成晶體的過程不難🧜🏻♀️🤘,但在大尺寸上實現物理變化誘導的成核/結晶高度化學一致性比較難。如果解決了這個難題👨👨👦,就基本實現了大面積單結鈣鈦礦的產業化。”
“從實驗室的平方厘米小尺寸到產業化的大尺寸,鈣鈦礦成膜會出現不可避免的不同程度缺陷,導致致密性不高🧧,導電傳輸效率降低,這是鈣鈦礦電池產業化的最大挑戰。從壽命上來說,鈣鈦礦電池與晶矽電池有本質差別,要延長鈣鈦礦電池的壽命👨🏻,封裝技術是關鍵,要提高封裝膠的阻隔效應👇🏽,防止透水透氣。”王錦山表示。
而成本是一個綜合性問題,與設備投入🙅🏻、電池壽命、光電轉換效率、產能均相關🧕。王錦山表示🔇,盡管目前產業界已經建立了鈣鈦礦電池中試線🧝🏻,但仍處於試驗和爬坡階段🤸🏿♀️,由於最終的技術路線尚未完全確定,技術也沒有達到可以變成產品的程度,因此鈣鈦礦電池成本目前還只是從理論上計算。從設備投入成本來講👂🏽,溶液法這樣的濕法方式比幹法便宜30%-50%甚至更多,“相比幹法成膜,濕法設備不需要使用耗能的真空泵🚔,占地小,後期維護簡單,也不需要金屬/金屬氧化物等昂貴靶材,從運營成本上來講,濕法成膜更加經濟🚴🏽♂️。”
“未來努力的方向包括提高鈣鈦礦電池的壽命🔉、降低成本,註重環境友好性,防止鉛泄漏📽。小面積鈣鈦礦電池效率已經做得非常好了,大面積的效率還要繼續努力🧢。”邵宇川認為,減少鈣鈦礦電池大面積應用時的效率損失👰🏻♂️,要從生產的均勻性👨👧👦、工藝的固化等方向努力🧑🏻🤝🧑🏻。從成本上考慮,采用溶液法製備鈣鈦礦層價格便宜,但還存在均勻性問題🫄🏼,理論上可以解決,目前業內也在努力👍🏼,通過組分🧙🏼♂️、工藝🚶➡️、溶劑配比以及生產環境的調控,提高生產的穩定性。
3.我國科學家創製新型雙功能催化劑
5月19日,《科學》發表了一項關於煤經合成氣直接轉化製烯烴的最新成果。在大量實驗基礎上,中國科學院大連化物所焦峰博士🏕、潘秀蓮研究員和包信和院士的研究團隊創製了一種新型的雙功能催化劑。該催化劑在保持低碳烯烴選擇性大於80%的條件下⛹🏽,一氧化碳的單程轉化率達到85%,低碳烯烴收率達48%。這項研究成果破解了高活性和高選擇性無法兼得的難題。
化學工業中,85%以上的過程都依賴於催化劑來加速反應速率。但在大多數情況下,決定催化反應效率的兩個重要參數——反應物的轉化率和目標產物的選擇性往往相互糾纏,就像“蹺蹺板”一樣,轉化率提高了,選擇性就降低,此消彼長,無法同時兼顧💁🏻♀️。
“如何解開這種‘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難題🧝🏿,破解‘蹺蹺板’效應,實現更精準、更高效地催化,是催化基礎科學和應用研究的重要挑戰,也是催化研究工作者一直努力的方向。”潘秀蓮說。
此前,研究團隊成功將反應物活化和產物生成兩個活性意昂2分離,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一氧化碳轉化率為17%時👎,低碳烯烴的選擇性高達80%👰🏽♀️,從而突破了百年來經典費托合成低碳烴選擇性難以逾越的58%理論極限👨🏻🍳。
這一結果2016年在《科學》發表後,引起了同行的高度關註和稱贊🤽🏽,隨即研究所與企業合作,創製了OXZEO®-TO催化劑,並於2020年在工廠完成了年產低碳烯烴1000噸的工業性試驗,驗證了這一過程在科學原理上的正確性和工藝過程的可行性🏃🏻♂️🧑🦲。
為進一步認識和理解該創新反應的機理,提高該過程的催化反應效率,研究人員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團隊緊密配合,又進行了系統深入的基礎研究和理論分析。
他們發現,加速中間體的傳輸和轉化,同時降低分子篩孔道中副反應的發生,是破解這種“蹺蹺板”效應的有效途徑🍍,在大量實驗的基礎上,成功創製了新催化劑——金屬鍺離子同晶取代分子篩與金屬氧化物耦合的雙功能催化劑,解決了過去高活性與高選擇性無法同時實現的技術挑戰💂。
這項研究解開了催化反應中轉化率和選擇性不可兼得的難題,“對類似雙功能催化體系應該具有普適性🈺,必將會從基礎上推動分子篩催化研究領域的進一步發展。”潘秀蓮說,“下一步我們要努力發展面向工業過程的新一代OXZEO催化劑,加速工業化應用的進程”。
包信和也提出了更高目標,他說:“未來,我們將這項成果與可再生能源製備的綠氫相結合,發展出我國獨創的低耗水👩❤️👩、低碳排放的新型煤化工體系,以此助力保障國家的能源👨🏼🔧、資源安全和‘雙碳’目標的實現。”
4.3D打印新法面世 或改變新材料發現和製造規則
美國聖母大學科學家發明了一種新型3D打印方法——高通量組合打印,能夠控製材料的3D結構和局部成分,打印出柔韌程度呈梯度變化的材料,有望成為新材料發現和製造領域的“遊戲規則改變者”。相關研究刊登於最新一期《自然》雜誌。
清潔能源和環境可持續性及電子和生物醫學設備的快速發展👃🏿,加大了對新材料的需求,但發現一種新材料通常需要10—20年時間😷,如果能將這一時間縮短至不到一年甚至幾個月,將改變新材料發現和製造的遊戲規則↙️。
鑒於此🥄♻️,聖母大學研究團隊創造出一種稱為高通量組合打印(HTCP)的新型3D打印方法,能以傳統製造無法比擬的方式生產材料。在新工藝中🙍♂️,多種霧化納米材料“油墨”會在一個打印噴嘴中混合🗜,且在打印過程中,“油墨”中各種材料的比例也會動態改變🈺。因此,HTCP能控製打印材料的3D結構和局部成分👱🏼♀️,並以微尺度空間分辨率生產柔韌程度逐漸變化的梯度材料。
研究團隊指出,基於氣溶膠的HTCP用途廣泛,適用於打印各種金屬👩🏻🦳、半導體和電介質,以及聚合物和生物材料。而且👱🏼♀️,它生成的組合材料具有“庫”的功能,每個庫包含數千種獨特的成分,因此可顯著加速新材料的研製🤳👨👦👦。他們已經使用新方法打印出一種具有優異熱電性能的半導體材料🦻🏽,這一材料有望在能量收集和冷卻應用領域“大顯身手”。而梯度材料可用作柔軟的身體組織和堅硬的可穿戴或植入式設備之間的“橋梁”🏊🏿♂️,在生物醫學領域特別有用👩🏼⚕️。
研究團隊接下來計劃將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策略應用於HTCP,提供更豐富的數據,以加速更多新材料的研發。
5.光子超材料表現出新物質態特征
英國南安普頓大學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自然·物理學》上發表論文稱,經典的超材料納米結構可驅動到一種狀態,表現出與連續“時間晶體”相同的關鍵特征。
時間晶體最初在2012年提出,它是一種新的物質狀態,其中粒子處於連續的振蕩運動中。時間晶體打破了時間平移對稱性。離散時間晶體通過在周期性外參數力的影響下振蕩來實現這一點,這種類型的時間晶體已在捕獲的離子🍧、原子和自旋系統中得到證實。
研究人員表示,連續時間晶體更有趣🎅🏿,也可以說更重要,因為它們表現出連續的時間平移對稱性,但可自發地進入一個周期運動的狀態。此前👨🎨,人們認為這種狀態只有在開放系統中才是可能的,最近在光照射的光學腔內的超冷原子的量子系統中🙅🏽♂️,科學家觀察到了連續的量子—時間—晶態🤷🏻♀️。
研究人員使用光子超材料來實現連續的時間晶態🫅。他們使用的系統是由柔性納米線支撐的二維等離子體元分子陣列🤽🏼,即促進與納米級光相互作用的人造結構💇🏽♀️。
結果證明,用與其中所含超分子的等離子體模式共振的光連續且相幹地照射這種光子超材料,會導致自發相變到具有連續時間晶體關鍵特性的狀態。這種狀態的特征是超分子之間的多體相互作用導致的連續振蕩。
研究人員之一尼古拉·哲魯德夫解釋說🤽🏽♀️,光子超材料🪤,即一種用等離子體納米粒子裝飾的納米線陣列🍌,可通過粒子之間的光誘導相互作用驅動納米線的相幹振蕩狀態👆🏿。當達到光照閾值時,這些振蕩就會自發出現。這種行為構成了一個連續的時間晶體。
1.基於PetriNet的工業互聯網安全模型構建方法研究
隨著我國“智能製造”政策的推進和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內生需求,工業互聯網系統已經在國家重大關鍵基礎實施建設中有良好的應用。工業互聯網系統將計算和通信能力與物理系統交織在一起🦦,用於監視和控製系統功能和狀態,以實現數據的統一化和業務流程的高度自動化,最終實現降本增效的目的🏓。但是,互聯互通的情況下⚀,各種網絡組件使得工業互聯網系統非常容易受到網絡威脅的攻擊,這些攻擊或是內部產生的🧑🏻🦱,或是由惡意外部實體、參與者發起的🧝🏽♿。在將系統要求轉化為設計🦸🏼、部署和維護網絡組件時(例如,操作員設備或關鍵系統組件上的軟件更新)🤦🏻♂️,或將任何外部USB設備連接到工作站時,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植入不同的漏洞🙅🏻♀️,這可能被用作新的攻擊媒介。使用這些攻擊向量,攻擊者可以在任何攻擊面(包括本地或遠程的傳感器和通信網絡)上安裝和執行惡意有效負載,以攻擊和破壞高價值目標🧛🏽♀️。控製意昂2的節點通常不太容易受到影響☎️,因為它們部署在物理受限的環境中以防止篡改®️。通過發起網絡攻擊,網絡級漏洞(不安全的通信通道🖐🏼、對企業網絡的遠程訪問或節點欺騙)相對更容易被利用。在系統中✡︎,網絡攻擊是違反安全目標並阻礙預期系統功能的🤷🏽、故意使系統故障的誤用或濫用條件。這些可能是主動的或被動的,其中主動攻擊對於工業互聯網系統來說造成的危害更為嚴重。
由此可見,即使是安全關鍵型網絡物理系統也成為了重要目標。在主要關註安全保證的此類系統中🤾🏼💃🏽,安全建模通常沒有得到適當的關註,增加了導致嚴重後果的重大損害的風險。在這類復雜且資本密集的系統中,在需求分析和設計階段解決安全特性,能夠降低成本🧏🏼、減少工作量,而不是在系統開發取得實質性進展後考慮▫️,此時變更設計成本更高。因此🐳,最好在系統開發生命周期的早期階段識別和發現可能的漏洞🈷️,要在設計階段對預期系統進行建模和分析🧺,防止後續系統故障。
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幫助工業互聯網服務商和應用商了解PetriNet(對離散並行系統的數學表示)的安全建模方式,即在工業互聯網系統平臺中如何有效保證其構建和應用能力及其屬性的安全性。通過分析模型屬性並識別安全威脅及其影響,在建模級別過濾安全問題。
https://mp.weixin.qq.com/s/ZqpZV9cgkPB980US4sIvnQ
2.高質量發展要務下先進製造業集群競爭力提升路徑與策略研究
我國現處在“十四五”規劃高質量發展時期🧵,先進製造業集群的競爭力要想提升,首先是進行先進製造業的科學布局,政府機構建立跨部門的協作機製🦂,製定區域差異化發展製度,避免產業集群之間無序競爭。其次,根據製造業集群發展的客觀規律✡︎,分類製定政策,建立適合不同產業集群發展需要的科技支撐體系,這樣有利於發揮集群效應🤜,實現產業鏈之間的創新對接,提高產業配套能力👨🏻💼🏋🏿♂️,提升品牌效應,增強產業集聚♉️、輻射能力🫄🏻。
(1)創新驅動重構先進製造業集群
製造業集群競爭力提升路徑需要進行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技術融合發展,是當今時代重構製造業集群的選擇👩🏿🎓。目前,許多世界頂級公司都受益於數字化👷🏻♀️、智能化和網絡化技術🤞。華為公司通過產品模式創新和尖端技術的結合,成功引領了5G產品的發展方向👱🏽♂️。經過數十年的努力,我國製造業實現歷史性跨越,製造業生產總值居全球第一。但是,“雖大不強”始終是我國製造業需要跨越的一道檻🐡,主要原因是智能製造方面缺乏自主創新能力,領先技術落後發達國家🧑🦰。因此,要把“中國製造”升級為“中國智造🤾🏿♂️、中國創造”🧑🧑🧒,實現製造產業智能化👨🏿🏭、數字化,加速製造業的競爭力🪜,解決我國經濟和產業結構根本性問題。抓住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機遇🧛🏻♀️,努力成為創新和競爭力的世界領先者,是我國製造業集群未來發展的重點。
(2)提升製造業價值鏈,推動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
為了避免先進製造業集而不群、產業集群不固化,政府部門要根據區域經濟情況、地理優勢、產業基礎等因素⚾️,在健全製造產業鏈配套、政策扶持、培育“小巨人”企業等方面花力氣🍊,保障製造業價值鏈提升🦸🏼♂️。要不斷提升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市場融資等服務,保障製造產業鏈及供應鏈周期正常運轉,積極推進製造業和服務業創新融合新模式、新業態↩️,把產業集群打造成集製造和服務功能於一體的產業鏈集合,不斷提升整個產業價值鏈的競爭力,推動先進製造和現代服務兩業的深度融合發展。
(3)培育先進製造業人才,增強製造業集群支撐力
在高質量發展的大趨勢下,先進製造業集群競爭力提升的首要條件是重視人才🈵,加大力度培養製造業高端人才。校、企、研究機構必須深度融合,高校、實驗室、企業單位聯合培養,構建新的育人模式,培養出一大批先進製造業集群所需的拔尖創新人才🤰🏼,服務於先進製造業集群🛞。我國要實現先進製造業集群高質量發展🏊🏽♀️,需培養具有創新思維,能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技能型人才。高職教育需要改變技術滯後現狀,變革課程體系建設、教學理念,做到教學內容對接產業技術,專業對接產業🧢🍃,教學改革對接真實應用的教學模式🧑🔬。唯有校企深度合作🪁、學科交叉培養,才能為先進製造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培養出既懂管理又具有技術創新思維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04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
1. 效仿人腦節能,可用於AI的大型類腦神經網絡實現
根據科技日報北京5月9日電(記者張夢然)在《自然·機器智能》雜誌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中,荷蘭國家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研究所(CWI)科學家展示了類腦神經元如何與新穎的學習方法相結合🥙,能夠大規模訓練快速節能的尖峰神經網絡。潛在的應用包括可穿戴人工智能(AI)、語音識別、增強現實等諸多領域👩🏽🏫。這種尖峰神經網絡🖌,可在稱為神經形態硬件的芯片中實現,有望使AI程序更貼近用戶。這一解決方案有利於保護隱私🤖、提高穩健度和響應能力,其應用範圍從電器中的語音識別、醫療保健監控、無人機導航🚶🏻♀️➡️,到本地監控設備😹。就像標準的人工神經網絡一樣😔,尖峰神經網絡也需要訓練才能流暢地執行這些任務。然而🐬,這種網絡通信方式也帶來了嚴峻的訓練挑戰,因為它們無法與人類大腦的學習能力相提並論♦️:大腦可以很容易地從新體驗中完成學習,改變連接🏊♂️,甚至建立新的連接𓀅;大腦所需的“範本”很少,但學到的卻很多;大腦學習新事物時也非常節能🦸。為了達到與人類大腦接近的程度,新的在線學習算法可直接從數據中學習,實現更大的峰值神經網絡。在研究人員展示中🏛,底層尖峰神經網絡SPYv4經過訓練,可在阿姆斯特丹一條繁忙的街道上區分騎行者、步行者和汽車🪔,並準確指示它們的位置。研究人員表示➡️,以前,他們可訓練超過10000個神經元的神經網絡;現在📚,對於擁有超過6百萬個神經元的網絡👮🏻,他們也能很容易地訓練。有了基於尖峰神經網絡的強大AI解決方案,研究人員正在開發能以非常低的功率運行這些人工智能程序的芯片,這些芯片最終將出現在許多智能設備中🤚🏼,如助聽器和增強/虛擬現實眼鏡🤶🏻。
2.華裔數學家陶哲軒領導白宮生成式AI工作組
華裔數學家、菲爾茨獎獲得者陶哲軒公布消息,他和物理學家勞拉·格林(Laura Greene)共同領導美國總統科技顧問委員會(PCAST)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作組🧦。該小組將於當地時間5月19日在PCAST會議期間舉行公開會議🏂,AlphaGo之父🍾、DeepMind創始人德米斯·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及斯坦福大學教授李飛飛等將在會上演講👨🏽🔧。
據陶哲軒在博客中透露🫀,生成式人工智能工作組主要研究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在科學及社會領域的影響,包括ChatGPT等基於文本的大型語言模型,DALL-E 2🧑🏽🎓🧗🏼、Midjourney等圖像生成器💆🏽♀️,以及蛋白質設計或天氣預報等科學應用模型。值得一提的是,AMD的首席執行官蘇姿豐(Lisa Su)和谷歌雲首席信息安全官菲爾·維納布爾斯(Phil Venables)也是這個工作組的成員。據美國白宮在官網發布的文章介紹,PCAST成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作組旨在幫助評估人工智能領域的關鍵機遇和風險𓀁,並就盡可能確保公平、安全、負責地開發和部署這些技術向美國總統提供意見。文章中將生成式人工智能定義為,在對大型數據集進行訓練後🎖,可用於根據給定提示生成文本、圖像🤦🏼♀️、視頻或其他輸出的一類AI系統⛵️。這些技術發展迅速🙅🏿♀️,有可能徹底改變現代生活的許多方面👏🏿。在科學領域,這些工具被用於設計新藥◾️、蛋白質或材料,並有望加快科學發現的步伐⏰。在醫學領域🐊,生成式人工智能有可能為醫療保健專業人員提供建議❓。在工作場所,這些工具可以加快計算機代碼的編寫速度,幫助撰寫演示文稿和進行總結✢。
https://www.keoaeic.org/computer/25037.html
6月2日👩🏽🦳,金監總局🦻🏼、央行、證監會聯合發布了《關於金融消費者反映事項辦理工作安排的公告》🎅🏼,落實此前機構改革部署的相關內容。這也是自上月金監總局揭牌後發布的第1號文件。從文件發布的內容來看,金融消費者和金融投資者保護將迎來統一反饋端口,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文明晰職責劃轉銜接安排。
記者註意到,金監總局履職不滿一個月,近期還接連發布了兩份批復,成為該局掛牌以來首次公開批復🔺。
金監總局的成立,意味著我國金融監管體系開啟了新的格局。隨著金融監管體系的不斷完善🦶🏼,也將有助於建立中央和地方金融監管協調機製,落實好行為監管和功能監管。
落實機構改革方案部署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策部署🧓,做好中國人民銀行有關金融消費者保護職責以及中國證監會投資者保護職責的劃轉銜接工作,切實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日前,金監總局👨🏼💻、央行、證監會三部門就金融消費者反映事項辦理工作安排聯合發布了公告。
值得關註的是🧘🏽♀️,公告標註為“2023年第1號”,代表著這份公告不僅是今年首份🚴🏻♀️,也是金監總局正式成立以來的第一份公告。
公告內容顯示,當前金融消費者反映信訪🤾🏻、舉報👐🏽、投訴事項的渠道、辦理方式、告知等暫保持不變。12378銀行保險消費者投訴維權電話🧑🏼✈️、12363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咨詢投訴電話🚣、12386投資者服務平臺服務範圍不變。
同時,公告明確,金融機構應切實履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主體責任。各金融機構應當嚴格按照投訴處理要求,積極妥善處理與金融消費者的矛盾糾紛;嚴格依法合規經營,杜絕侵害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違法違規行為。另外🏢,金融消費者反映事項辦理工作安排的調整,將及時另行公告🚘。
近年來,金融消費者對自身權益的保護意識正逐漸提升。原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今年初披露的數據顯示,2022年前三個季度🙌🏻,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共接收並轉送銀行業消費投訴超23.3萬件,涉及金融消費者的財產安全權、知情權👎、信息安全權等各類權利的糾紛投訴。
金融消費領域投訴量高,也反映出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中存在不足。金融科技在豐富金融產品🛜◾️、提升金融服務的同時,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也面臨一些新形勢新問題,盡管監管部門不斷加大監管和處罰力度⛩,但一些金融機構的違法違規行為仍屢禁不止🦹🏽♂️。
不過值得期待的是,根據今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將人民銀行對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團的日常監管職責、有關金融消費者保護職責👨🏻🎓🥃,證監會的投資者保護職責劃入金監總局🤛🏼。
而此次公告的發布,正是為了貫徹落實機構改革方案的決策部署𓀔,做好人民銀行有關金融消費者保護職責以及證監會投資者保護職責的劃轉銜接工作,切實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
專家指出,金監總局統籌負責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是一項重要改革📙,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還是得形成統一的監管體系。隨著體製機製的完善🧑🏽🍼,侵害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必會受到嚴懲👨👨👦👦,一些影響金融市場秩序的源頭性問題有望得到根治🦻🏿。
開啟金融監管新格局
今年5月18日🧑,金監總局正式掛牌,我國新一輪金融監管領域機構改革邁出重要一步。
金監總局是在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即原銀保監會)的基礎上組建的🙅♀️,統一負責除證券業外的金融業監管。這也意味著,運作了5年多的銀保監會徹底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
記者註意到🧝🏼♂️,除此次發布的1號文件外,近期金監總局還接連發布了多份批文。
5月23日🧎♂️➡️,金監總局發布《關於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修改公司章程的批復》和《關於董清秀等人擬任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監事任職資格核準的請示》,這是該局掛牌以來的首次公開批復🧸;6月2日👲🗡,又發布了《關於華泰財產保險有限公司劉金友任職資格的批復》。
3個批復的文號分別為金復〔2023〕3號🧑、4號和8號,辦文部門均為財險部(再保部)。這意味著,金監總局掛牌半個多月來🦂🏋🏻♂️,至少已有8份批文,只是尚未全部公開。
根據金監總局官網顯示🧚🏻,目前在“機構概況”一欄還沒有發布部門職責和內設機構情況🧗🏼♀️。但從監管動態來看,金監總局多個部門領導已以新身份出席多個會議。
在5月22日召開的償付能力監管委員會工作會議上👩🍳,金監總局分析了整體保險業🚵🏼♂️、重點公司的償付能力和風險狀況,研究了一季度保險公司風險綜合評級結果。並強調將按照黨中央賦予的新職責🍦、新使命,堅決落實金融監管體製改革決策部署🔹,加強保險公司功能監管和穿透式監管,形成償付能力硬約束,促進保險業高質量發展🐟。
隨著金監總局的成立,我國金融監管體系將從“一委一行兩會一局”🧘🏼♀️,正式進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外匯管理局的“一委一行一總局一會一局”全新時代🧝🏻♂️。從職責劃分上看,金監總局聚焦於金融機構監管和行為監管🤵🏼,對消除潛在監管空白、化解潛在金融風險具有積極作用👳🏻♀️。
金監總局黨委書記李雲澤此前在揭牌儀式上曾表示,金監總局將奮力開創新時代金融監管工作新局面,將全面強化機構監管、行為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和堅強保障👩🏼🦳🖨。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1575177095158494&wfr=spider&for=pc
06體育部
“蔡元培先生曾提出‘完全人格,首在體育’的全人教育觀念🙌,進入新時代,北大也喊出‘健康校園,體育先行’的口號🤹🏻🧙,希望能夠培養‘健康體魄與健全人格並重的卓越人才’🏍。”5月27日下午,在2023北京大學健康校園和體教融合高峰論壇上,北京大學體育教研部黨委書記陳征微提到,學校為師生提供豐富的校園體育文化活動,讓師生能夠在這些活動中“自我教育,全面發展”。
體教融合是競技體育與學校體育教育的融合
體教融合為何如此重要✌🏼?在國家體育總局原副局長王鈞看來🧔🫱,體教融合是加快建設體育強國的當務之急,是我國教育改革與實踐的突破口,是我國探索建立體育舉國體製與市場機製相結合的新的方向,是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發展🤷🏼♀️、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關鍵力量。
針對學校的體育教育,王鈞提出要遵循體育運動項目的規律,更要遵循青少年兒童的生長發育規律👎🏽、心理發育規律👨🏿🏭。他說自己上小學的時候👍🏼,學校按照體育運動項目規律把體操、田徑作為體育基礎項目🦢8️⃣,經常開展速度👩🏽🚒、力量、靈敏協調度方面的訓練🛀🏿,非常規範也非常專業🦸🏿,“體育老師上完主要內容,把球扔給學生自己玩兒,小孩子非常高興,滿場活躍。”王鈞說到🐦,學校體育教育需從“要他學”變為“他要學”👩🦼,將學生的需求和興趣結合在一起十分重要。
在國家體育總局對外交流意昂2原副主任公冶民看來,體教融合是競技體育與學校體育教育的融合。從競技體育角度來講🥔,競技體育後備人才的儲備成為巨大問題,需要求諸校園體育💇🏿;從學校體育教育來說,為強國建設助力👨🏽🚀🧺,需要競技體育融入學校體育來促進學生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誌⛈。最後,公冶民強調體教融合需要遵循兩個原則,即業余體育訓練原則和限製專業隊伍原則🍓。
推進健康校園建設需聯合學校各個部門
在推進健康校園建設的過程中,有哪些需要註意的地方?在健康校園主題圓桌討論環節,眾高校的相關負責人分享了看法。
北京理工大學體育部主任趙汐提出💇🏻,健康校園建設要關註到每一個人,尤其是要關註到最小眾的群體,才能營造最大格局的健康教育。哪些人是“小眾群體”🫶🏼?趙汐進一步解釋👩🏽✈️,這與高校的不同特點有關⚠️👨🏻🍳,“比如北理工這種工科類為主的院校,男女比例達到7:3🧙♀️,而且女生會比較集中在幾個文科院系裏面,工科院系一個自然班可能會出現只有兩三名女生的情況。我們不能因為她們人數少🏄🏼♀️,就不管了,反而要加大關註度。”
趙汐以學校的課程設計為例說道,“十幾年前我們上足球課的時候,就是男生女生選課結束之後在一起上♏️,現在學校就專門開設了女足課。還有女籃課。在學校裏的女籃比賽、女足比賽,甚至比男籃、男足比賽還要火爆🧓🏼。”同時,趙汐提到,“小眾群體”還包括參與體育鍛煉確實有困難的學生🌙,根據學生體質情況設計有針對性的“運動處方”🏋🏻♀️。
“健康校園的建設不能只依賴於一個體育部門🧑🏽⚕️,必須整個學校聯動起來,包括後勤部門、校醫院和相關院系。”清華大學體育部副主任周放表示,部分高校還有醫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等,“這些部門都要聯合起來💁🏼♂️,共同搭建一個平臺,給全校共享資源👩💼。比如體育指導、健身指導、慢性病的幹預治療等等。”
本科生有體育課🤲🏼,研究生階段就沒有體育課了。但現在有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很多學校的研究生數量幾乎接近甚至超過本科生的數量,研究生們不上體育課🤵🏻,他們的健康如何保證?”周放表示🐟,健康校園建設不僅要關註本科生、研究生的健康需求,同時要放大到社區層面,重視每個年齡段不同群體的需求。
中國人民大學體育部副主任王勇同樣贊同校內相關部門聯動,“最核心的三個部門要聯動,體育部門、醫院和心理咨詢意昂2👍。”王勇解釋,體育部門主要負責學生體質測試,發現學生存在問題;醫院主要解決生化指標方面的問題,比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等慢性疾病;心理咨詢則關註學生是否存在焦慮等心理問題。
“三個部門的內容結合起來,可以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基礎的健康檔案。”王勇表示,在檔案的基礎上,采取運動幹預,再加上日常的監督管理🎣,可以形成有針對性的運動方案,“這樣可以提高校園的健康水平,真正做到以學生健康為主👨🏻,形成健康校園的良好氛圍🔛。”
網址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7130562083939511&wfr=spider&for=pc